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3月阶段练习历史试题
江苏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3-03-23 6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20-07-17更新 | 1164次组卷 | 6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 《翻身农奴把歌唱》是藏族歌手才旦卓玛唱出的一首藏族民歌。其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发生在1951年10月的( )
A.开国大典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结束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①出兵朝鲜②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
③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3-09-05更新 | 78次组卷 | 93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第三初级中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练习: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1950年6月,我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这说明了(     
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B.集体所有制有利于农业发展
C.土地改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D.土地改革改变了土地所有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下图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     
1953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兴建。
1956年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生产出来。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工业门类齐全B.工业技术领先世界C.地区分布均衡D.优先发展重工业
2023-03-2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3月阶段练习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956年,一名资本家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所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社建立B.人民政府调整工商业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2023-03-22更新 | 10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8-2019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俞可平在《60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建立的新政权,称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最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追求。”其中“根本政治追求”集中体现在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上,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构想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自1956年开始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     )  
①武汉包头钢铁基地                       ②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③ “兰新 、兰青铁路                    ④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面是1967年、1968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部分统计数据。从表格中可得出的结论是“文化大革命”导致(     
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总收入
1967年比上年下降9.6%比上年下降24.9%
1968年比上年下降4.2%比上年下降13.9%
A.民主法制遭到破坏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全国人口急剧下降D.教育文化事业遭受摧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一次重要会议中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次会议上形成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习近平
2023-03-2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3月阶段练习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1.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时间+事件)?该事件的国内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打败美帝野心狼!


(2)材料二中的这首战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些“中国好儿女”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两位英雄分别是谁?他们被称为是什么?

材料四: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1954年(%)
人口
比重
土地占
有比重
人口
比重
土地占
有比重
贫农、中农85.545.292.191.4
富农、地主14.554.87.98.6
(4)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者发生的改变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5)综合以上材料确定一个主题。下列内容最恰当的是(     
A.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准备B.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C.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023-03-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3月阶段练习历史试题
12. 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既有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也有严重失误和沉痛教训。

材料一  建国初期,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公私经济所占份额变化表

年份/比重公有经济私有经济
1952年23.5%76.5%
1956年100%0

材料三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

材料四 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精神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在广大石油工人的奋战下,我实现了我国石油基本自给,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什么方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什么失误?
(4)结合材料四请列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出现的模范人物(至少两位)。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5)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2023-03-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3月阶段练习历史试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摘自1954年某法律文献

材料二 日记:在我7岁那年,作为党员的爸爸去北京参加了一个会议,回来时说:“这个会议开得好,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又制定了主要任务,是探索的良好开端。”

材料三 全会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实现了工作中心的转移。


(1)写出材料一中法律文献名称及性质。该法律文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2)材料二的日记中爸爸参加的是哪次会议?
(3)材料三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重要决定?在这次会议上确定的中心工作和做出的伟大决策分别是什么?有何重要影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现代史
1,2,3,4,5,6,7,8,9,10,11,12,13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单题
20.94西藏和平解放单题
30.65抗美援朝单题
40.65土地改革单题
5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60.6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7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单题
80.65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单题
90.65文革的结束、影响及启示单题
100.65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二、综合题
110.65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120.65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3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中共八大的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