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河南 九年级 一模 2023-05-13 8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河南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历史小组选择图片为“中华文明起源与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图片展”做准备,下列图片最应该入选的是(     
A.B.C.D.
2023-05-1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钱造币以赡用(供给费用)。征匈奴四十余,匈奴远遁,日以削弱。”材料称赞的“帝”统治时期(     
A.罢黜百家,统一文字B.开始分封,形成藩国
C.更换钱币,休养生息D.出击匈奴,开疆拓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李凭在《北魏平城时代》中记载:“平城地处黄河以北,土地资源有限,气候偏于寒冷,更主要的是古代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众多。”面对这一状况,孝文帝决定(     
A.与汉族联姻B.实行君主专制C.改穿更加保暖的汉服D.迁都洛阳
2023-05-1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对下列图片反映历史信息的解读,完全正确的是(     

A.三幅图片都体现了河南人的历史贡献
B.三幅图片反映的事件都与玄奘西行有关
C.三幅图片都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三幅图片是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2023-05-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足以自豪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能为这一说法提供佐证的是(     
A.四大发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B.实行八股取士,选拔优秀人才
C.“交子”出现促进城市商业繁荣D.开辟海上丝路,管理海外贸易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中国的连环画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画等,它们都以连续的画幅来描绘故事或人物传记。把下列连环画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A.中外友好往来B.抗击外来侵略C.中外交往与冲突D.闭关锁国政策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这部书“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这部书出自(     
A.李时珍B.华佗C.张仲景D.宋应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雄师亲驻玉门关,不斩楼兰终不还。”1878年,他的壮举受到西方报纸关注:“今观中国之恢复回部(指新疆),足令吾欧人一清醒也。”他的壮举,在当时被誉为“中国人的气质”,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左宗棠收复新疆D.邓世昌黄海大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938年4月,美国驻华大使詹森注意到:经此战役,国民党政府变得更加团结了,人们由悲观的情绪转变成了某种顽强的乐观主义,开始觉得未来并非完全没有希望。人们“情绪转变”是因为(     
A.武汉会战消耗了日军力量B.淞沪会战延阻了日军进攻
C.台儿庄战役取得了胜利D.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敌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他被称为“近代实业第一人”,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这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下列属于“他”的经历的是(     
A.编写《天演论》,呼吁变法救国B.甲午战争爆发后创建革命团体
C.创办福新面粉公司,“实业救国”D.创办大生纱厂,“实业救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这部纪录片全景、客观再现了从党中央和毛主席决策出兵到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从签订停战协议到志愿军凯旋的整个历史过程。下列口号在这部纪录片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023-05-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利用表格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历史。根据如下表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是(        
时间内容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197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2019年“东风—41"弹道导弹出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
A.“一国两制”,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B.科技强军筑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
C.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D.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他谦虚地称自己是罗马的第一公民,即元首。元老院授予其“奥古斯都”的称号,这个称号意味着持有者拥有超越人的威权且任何章程皆不能对其地位性质定义。在他统治时期罗马(     
A.征服意大利半岛B.成为地中海霸主
C.演变成罗马帝国D.实现地跨三大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日本某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用“遣唐使把中国搬到了日本”来形容日本对隋唐文化的移植这次“文化移植”使日本发生的实质变化是(     
A.引进了隋唐的先进制度B.幕府掌握了实权
C.日本开始进入封建社会D.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5. 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城市的兴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这次运动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之后扩展到西欧各国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这场运动是(     
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新航路开辟D.宗教改革
2023-05-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从改良到革命,从共和理想到雅各宾派专政,从自由平等到恐怖政治,从价值输出到帝国扩张……它不仅震撼了欧洲的君主专制制度,而且传播了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下列文献属于它的是(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D.1787年美国宪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法军元帅福煦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果然,约20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福煦预言如此准确的原因是(     
A.福煦得到了各国的内部消息,了解各国的动向
B.该体系缓和了美日之间的关系,使双方休战约20年
C.该体系惩治德国,刺激了福煦的野心,世界大战爆发
D.该体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下列图片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它们反映的同一主题是(     

                       苏军占领阿富汗                           抗议北约轰炸南联盟                                上海合作组织
A.两极格局下的世界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C.美苏冷战中的对峙D.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2023-05-1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2022年11月11日,以“碳中和——国际视野谋篇布局”为主题的“第二届碳中和博鳌大会”在海南举行。此次会议主要是为了应对当前世界面临的(     
A.生态环境危机B.货币金融危机C.网络安全问题D.地区冲突问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如下图所示纪念币是为纪念一位英国人诞辰而发行的,他在1859年出版的著作标志着19世纪人类对自身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是(     
A.斯蒂芬森B.达尔文C.瓦特D.莎士比亚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开凿于秦始皇时期的广西灵渠,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为先秦三大水利工程,素有“世界奇观”之美誉,一直受到中外历史学者的关注。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翦伯赞在1963年游览灵渠时,题诗赞道:“灵渠胜似银河水,流入人间灌稻粱。”


(1)材料一两幅图片在印证历史真实性上有何特点?有人说图二所示工程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你是如何看待的?
(2)根据材料二说说,灵渠的开凿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请谈谈对古代修建水利工程的感悟。
2023-05-13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既然外战不堪一击,内战尚可支撑,许多清政府官员自然认为应当首先安内而后攘外,这成为当时清政府应付时局的基本战略…中国终于响起了一个早就应该响起的声音:自强。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我们推翻了清政府,可是我们未能建立一个真正的民国:我们清除掉了那陈腐的寄生的权贵,可是我们未能培养出现代的领袖来取代他们:我们打倒了旧的政治秩序,可是我们未能建立一个新的政治秩序:而且我们也未能控制住辛亥革命所释放出来的恶势力。总之,辛亥革命过了十五年了,我们未能把中国建成一个符合它的潜力的现代国家。

——胡适


(1)材料一中清政府的“基本战略”指的是什么?其成效如何?
(2)材料二中“推翻了清政府”的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未能建立一个真正的民国”?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胡适等人为建立新秩序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2023-05-1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三   在国家的推动下,在无数个领域的刻苦攻关下,中国的基建行业终于厚积薄发,成为几乎无短板的超级建设能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试验检测到材料设备工具机电,从教育科研到人员技能培训,这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以及规模庞大的产业人才,可以说是世界极少有的完整,纵向覆盖了产业的上中下游,横向覆盖了所有工程专业。

——摘编自《“基建狂魔”背后,是另一个“看不见的中国”》


(1)结合材料一、二,说说我国优越的社会进步制度是如何逐步确立的。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取得“中国速度”的原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你有什么感悟?
2023-05-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材料二   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欧洲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随着欧盟的实力不断增强,其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材料三   英国长期对欧陆保持着优越感,一直对欧洲一体化若即若离。英国把自己视为欧洲之外的全球性大国,认为异于欧洲的独特性是其崛起和强大的原因。它虽然逐渐衰弱,但优越感依旧强烈。二战后,每遇挫折或危机,英国便疑欧声四起,将问题归于欧共体或欧盟。这一次,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撕裂了英国与欧陆的嫌隙。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欧洲的联合有何新发展,并分析其影响。
(3)结合材料三分析,英国为什么要“脱欧”?
2023-05-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25. 请把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围绕其反映的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题目自拟,字数80~120,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村民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
2023-05-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4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21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青铜器 单题
20.65卫、霍破匈奴单题
30.65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单题
40.65陆上丝绸之路  玄奘西游  西游记单题
50.65纸币的出现及作用单题
60.65戚继光抗倭  郑和下西洋  郑成功收复台湾单题
70.85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单题
80.65左宗棠收复新疆单题
90.65台儿庄战役单题
100.65张謇及实业活动单题
110.65抗美援朝单题
120.65科技强军战略的实施及意义单题
130.65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单题
140.65古代日本单题
150.85文艺复兴的兴起单题
160.65法国大革命的经过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单题
170.6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单题
180.65美苏冷战的影响  两极格局的形成、结束及影响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单题
190.65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单题
200.65著名科学家——达尔文与物种起源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都江堰  秦开发南疆  大运河的开通
220.4洋务运动的评价  中华民国的创建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
230.65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40.65欧盟的诞生
三、论述题
250.4十一届三中全会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