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安阳正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训练(二)历史试题
河南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3-05-31 6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绘画(     
A.题材丰富,类型广泛B.反映农耕,寓意丰收
C.工于笔法,登峰造极D.线条流畅,人物生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在《甲骨文编》中“福”字有50种构型(下图为其中的三种构型),它们都是商周时期人们“双手捧酒献于祭台”的具象化,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这体现了(       
A.甲骨文是体系完备的文字B.甲骨文生动形象的造字特点
C.宴饮活动推动了文字诞生D.汉字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战国时期,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各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儒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法家韩非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杂家著作《吕氏春秋》中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这反映了(       
A.诸子百家要求实现富国强兵B.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已经实现
C.周天子在战国仍有巨大威望D.实现统一是各学派共同诉求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丝绸之路是亚欧大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下列图片最能体现丝绸之路在经济文化交流方面的哪一特点(     
A.丝绸贸易为主B.陆海并举C.文明西传D.双向交流
2023-05-04更新 | 43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唐朝诗人张籍在《送李徐及第后归蜀》中写道:“十年人咏好诗章,今日成名出举场。……乡里亲情相见日,一时携酒贺高堂。”这首诗描绘了唐朝(     
A.中央集权的强化B.中外文化的交流
C.科举考试的发展D.江南经济的开发
2023-05-04更新 | 6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唐朝灵活运用互市、和亲、赏赐乃至战争来调节与吐蕃之间的关系。这反映了唐朝(       
A.民族关系融洽B.民族政策丰富多样C.跨区贸易繁荣D.加强对吐蕃的管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表为北宋时期北方籍与南方籍进士所占比例(部分),南方籍进士的比例不断上升的根本原因是(       

时间

960—997

1021—1063

1086—1100

1101—1127

北方籍进士占比

38.42%

12.49%

5.17%

2.86%

南方籍进士占比

61.58%

87.51%

94.83%

97.14%

A.南方注重教育B.经济重心南移C.朝廷重文轻武D.中央集权加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它们赞赏手工业者之间的真诚互助,宣扬平等自由的婚姻观,歌颂商人追求金钱和海外冒险的理想。这类小说的出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B.市民文化的蓬勃发展
C.科举制度的没落衰败D.商人地位的显著提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1898年,《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渐成为报纸文章的常用语,许多爱国志士爱用这类术语作为子女的名字。这主要表明《天演论》在当时中国的宣传(       
A.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B.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C.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D.阻碍了传统思想的发扬光大
2022-06-24更新 | 1317次组卷 | 46卷引用: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三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新青年》出版以后,有易家钺、罗教伟等组织研究家族问题的团体,并实行对家庭的奋斗。潮流一开,青年男女对旧家庭的反抗,就几乎传遍了全国。”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对中国传统文化看法具有片面性B.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D.拉开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选择题-单题 | 困难(0.15)
11. 20世纪20年代的最后几年,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谓是“多事之秋”。下列图示中的事件所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A.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中国共产党已走向成熟D.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2022-12-18更新 | 1424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据统计,参与淮海战役后勤保障的民工有543万人,相当于每个战士身后有9个民工在支援保障作战。正如陈毅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表明(     
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形成B.土地改革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C.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D.人民群众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邓小平曾说:“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目标而创造的方针
B.一国两制的方针首先是针对香港问题提出
C.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D.强调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近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等耳熟能详的词语,被陆续写进联合国决议文件。这彰显了(     
A.中国外交奉行独立自主B.中国道路坚持开拓创新
C.中国科技引领世界发展D.中国方案获得国际认可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下列内容与单元主题“古代亚非文明”不符的是(        
A.周朝的“分封制”B.种姓制度C.《汉谟拉比法典》D.罗马帝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与欧洲大陆的君主专制相比,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具有永久性的英国革命。如果一位君主既不能控制财政,又不能控制军队,那么他根本就算不上真正的君主。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专制王权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的不满
B.“光荣革命”采用了不流血的和平方式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国王
D.英国创造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小明在阅读美国1787年宪法时,读到下面这一条款。当时制定该条款的目的最有可能是(     
未经国会同意,各州不得征收船舶吨位税,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和军舰,不得和另外一州或国缔结任何协定或契约,除非实际遭受入侵,或者遇到刻不容缓的危急情形时,不得从事战争。
A.限制王权B.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C.保障公民自由权利D.制衡总统行政权力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8. 1928--1937年,苏联建成大型企业6000多个,建立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苏联的工业建设成就
A.是实施战时共产主义的结果B.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
C.为战胜法西斯奠定物质基础D.带动了苏联农业高速发展
2021-07-02更新 | 43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有学者指出:战争有开始就有结束。如何结束战争或者说如何处理战争遗产,至关重要。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不会“一劳永逸”,反会引起新的、可能更大的战争。如下史实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从一战到二战B.从甲午中日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
C.从科索沃战争到俄乌战争D.从苏联卫国战争到太平洋战争
2023-04-27更新 | 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0. 1970年,一位西方国家领导人指出,过去的福利政策“使穷人堕落,是纳税人受骗,”必须进行改革,政府应当鼓励工作,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据此可知,福利政策
A.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B.调动了全体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C.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D.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
2021-06-17更新 | 97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戏剧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中国民族原始的戏剧”源头是“歌”、严舞”、“剧”(角抵),这三者逐步综合形成了我国戏剧的雏形。

——董每斟《剧说·说“歌”、“舞”、“剧”》

材料二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汲取其他声腔剧种的艺术因素发展而成的,因其故事跌宕起伏、唱腔大气、韵律纯美而让人回味无穷,雅俗共赏。卢沟桥事件爆发,樊粹庭、陈素真开启了河南文艺界第一次抗战募捐义演的大幕。《涤耻血》首演于开封华光剧院。据《河南民报》载文:“此剧命意正大,在国难中尤为对症之药”,“收公理建设之效,辅教有之所不及,俱见编剧者一片婆心”。观剧看戏成为人们在工作之余的重要娱乐项目。



豫剧《涤耻血》剧照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戏剧起源的要素。
(2)根据材料二举出戏剧的功能。
(3)请举一例你所熟知的戏曲剧种并说明其起源。
2023-04-26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名校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前往内地传教;同时,列强政府为加紧侵略大量任用熟悉中国情况的传教士。1872年,英国和美国传教士在北京创办了华北地区第一个外国报刊《中西闻见录》。该报从创刊至18758月停刊,共30期,其内容主要与近代科技相关,同时也有大量的国际国内新闻报道。该报虽然发行时间短,发行量也不大,但流传范围很广,影响颇为可观。

材料二   在《中西闻见录》的49篇有关中国的报道中,中国被刻画成一个“病者”形象,而这个“病者”也是一个彻底分裂的“两面派”:一方面,中国是一个贫穷、迂腐、不擅创新、遵守旧制的落后者;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的一小部分人已经开始承认这个国家处在病态当中的事实,并着手寻医问道,为了让国家摆脱落后挨打的现状而不断地奔波着、努力着。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世培《<中西闻见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闻见录》创办的背景,并指出《中西闻见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小部分人“寻医问道”代表的历史事件,并对这一事件进行评价。
(3)综上所述,你认为新闻报刊的史料价值是什么?
2023-04-02更新 | 7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私合营信大祥绸布商店                      1984年五十五名厂长,经理呼吁《请给我们“松绑”》

材料二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根据材料一,二者影响下的企业管理模式有何不同?二者带来的共同影响有哪些?
(2)结合史实,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3)综上所述,现代化建设的良性发展得益于什么因素?
2023-04-20更新 | 7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君权神授”到“天赋人权”,由英国开始逐渐发展到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思想革新对妇女的人权提出了质疑。1792年,英国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发表了《女权辩护》,被称为现代女权主义最早的官家。19世纪英国思想家的检·斯图尔特·穆勒主张赋予女性选举权和参政权,维护妇女法律权益。这些女权主义先驱者的思想激励了当时的女权运动,女权主义运动在欧洲很快传播开来。

——摘编自报铭莉《国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梳理·观点评析·殊异甄析》

材料二   英国普通劳动妇女面对高强度的劳动和不公正的待遇,为争取自己的权益,参加了激进主义活动、宪章运动。一系列的政治活动无论成功与否,都丰富了她们的斗争经验。中产阶级妇女在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下,积极走向社会,从事各项职业,勇于抗争不公平的法律。而上层妇女以其优渥的生活,组织大量的文化性沙龙,团结和聚集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她们互相交流思想,研讨学术、哲学、生活和艺术,这就成为了一个思想文化的交流中心。

——摘编自夏金娇《论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妇女地位的改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女权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不同阶层的女性为提高自身地位而作出的努力。
(3)结合所学,请你就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二战后西欧的发展概况提炼一个观点,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对史实的辩证评价)

材料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复兴,旨在控制西欧、遏制苏联。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和西欧国家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益尖锐。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西欧国家逐渐走向联合。

——摘编自《“马歇尔计划”对战后初期欧洲的影响》

2023-05-05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新乡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4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21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隋唐绘画  宋元时期的绘画单题
20.65甲骨文单题
30.65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单题
40.65陆上丝绸之路单题
50.65科举制的完善(唐)单题
60.65唐朝的民族政策单题
7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80.65红楼梦单题
90.65戊戌变法的经过单题
100.65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单题
110.15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  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单题
120.65淮海战役单题
130.4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单题
140.65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的外交成就单题
150.65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单题
16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单题
170.65《1787年宪法》单题
180.65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题
190.65一战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单题
200.65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单题
二、综合题
210.4京剧
220.4洋务运动的评价  报纸
230.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的改革
240.65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三、论述题
250.65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欧共体的成立  欧盟的诞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