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安徽 九年级 三模 2023-06-05 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春秋时期,庶民墓中多使用日用陶器随葬,到战国时,部分庶民墓中开始使用一鼎、二鼎或成套的陶鼎礼器随葬。这可以说明(     
A.权贵阶层的出现B.礼乐制度的松动
C.变法运动的兴起D.国家统一的奠定
2023-06-03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汉代通西域后,汉代诗赋中出现大量的西域物象,如《蜨蝶行》中提到苜蓿、朱穆作《郁金赋》;西域音乐长短不一,实开我国杂言诗之先河。这反映了(     
A.中原与西域文化的交融B.西域物产丰富多样
C.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D.汉代商业贸易繁荣
2023-06-03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晋书·食货志》载:“天不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反映出(       
A.东晋后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B.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任务完成D.西晋王朝保护大地主的利益
2023-03-28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了中国古代独创的造船技术——水密(意为“不透水”)隔仓,中国古代文献也提及过此技术。然而,长期以来该技术却未见于实物。直到1974年,在福建泉州出土了有13个水密隔舱的南宋木船,中国古人这一造船技术上的创新才得以实证。这说明(     
A.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均真实可信
B.文物考古是实证历史的有力手段
C.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开始于南宋
D.泉州是宋朝唯一的海外贸易港口
2022-07-01更新 | 1328次组卷 | 3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郑和航海图》全图以南京为起点,远到东非,含亚非两洲,所收地名达500多个,其中亚非诸国的地名约有300个,是15世纪之前,中国和世界上记载亚非两洲内容最为丰富的地图册。这可用来佐证(     
A.郑和完成了其航海任务B.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
C.《郑和航海图》享誉世界D.郑和船队到达亚非多个国家
2023-06-03更新 | 10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18世纪末,英国使团访华后感叹:“全国都安静地服从一个帝王,而他们的法律、风俗,乃至语言始终没有变化。他们既不想跟世上其他地方交往,也不企图去占领。”据此可知(     
A.英国使团对中国赞赏不已B.盛世下的中国蕴藏着危机
C.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D.18世纪的中国领先于世界
2023-06-03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1920年8月后,先进的知识分子陆续创办了《劳动者》《劳动妇女》《劳动周刊》等刊物,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工人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这(     
A.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B.改变了新文化运动发展方向和革命性质
C.扩大了共产国际在远东地区的重大影响D.适应了当时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
2023-06-03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两幅安徽地区形势图,从左图到右图体现了(     
   
A.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B.中共开辟了正确革命道路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进程
2023-06-03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1954年,公私合营复兴隆锅厂正式成立。1954年8-12月,工厂铁锅产量达286635口,获得利润1.56万元。1955年工厂总产值达23万元,总利润3.36万元,约超过公私合营前的1倍。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一五”计划顺利完成B.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确立
C.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2023-06-03更新 | 10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综合下表中的信息可知,导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78-1987年(部分年份)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变化情况(单位:百万吨)
农产品
时间
1978年1980年1984年1987年
粮食304.77320.56407.31420.41
油料作物5.217.6911.9115.25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D.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2023-06-03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在此之前由于使用习惯法,司法权又操纵于贵族,任其解释,大行司法专横,引起平民不满。平民们为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地位,主动组织起来,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政府编纂成文法。”为解决上述现象,古罗马(     
A.编纂《罗马民法大全》B.设置保民官2人
C.颁布《十二铜表法》D.建立独裁统治
2023-06-03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华盛顿被称为“国父”,圣马丁被称为“自由的奠基人”,玻利瓦尔被称为“解放者”,甘地被称为“圣雄”。这是因为他们(     
A.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B.参与了资产阶级革命
C.主导了国际秩序建立D.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
2023-04-13更新 | 456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指出“英国无法公平合理地对待这个大陆(北美大陆),它的事务很快会十分繁杂。如果他们不能征服我们,他们就无权统治我们”。这一形势推动了(     
A.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B.启蒙运动的快速发展
C.美国民主共和的建立D.英国殖民体系的终结
2023-06-03更新 | 8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电炉取代煤炉或气炉,机械电冰箱取代冰盒;电动洗衣机、电熨斗、真空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庭劳动;19世纪60年代冷藏车的发明,优化了食物保鲜技术。这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A.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B.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C.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D.造成了生态环境污染
2023-06-03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截止1951年中期,在提供的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这说明(     
A.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B.马歇尔计划援助资金主要用于输入商品
C.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D.欧洲复兴计划对各国的援助额分配不均
2023-04-23更新 | 19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二、改错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改错题 | 适中(0.65)
16.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春秋时期的都江堰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至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筒车是中国唐代劳动人民发明的耕作工具,节省人力和畜力,提高耕地效率。【   
(3)北美人民在《人权宣言》的鼓舞下,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解放。【   
(4)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反法西斯国家人民联合作战,逐渐扭转战局。【   
2023-06-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简表

时间交往史实
西汉开辟丝绸之路;佛教传入
唐朝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宋朝设立市舶司;指南针外传;海路贸易兴盛
元朝马可·波罗来华;海路贸易兴盛
明朝郑和下西洋;荷兰侵占台湾
清朝雅克萨之战;闭关锁国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唐时期对外交往密切的原因。

材料二: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年)


(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外开放”给你的启示。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旧大陆之间的接触与联系使得新的生物物种相互流传,特别是起源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不仅改变了各洲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加。与此同时,旧大陆食草的马、牛、羊等动物来到气候适宜、水草丰足的新大陆,其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能提供的牧养量,地表植被因而被逐渐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摘编自《从生态环境视角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变化》


(1)指出材料一中“新旧大陆之间的接触”的标志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引起殖民地的普遍不满。宗主国统治力量的削弱,为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


(2)概括材料二中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背景。简析两则材料所涉及史事的关系。
综合题 | 较难(0.4)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重要启示。

世界历史上三大发展模式比较

西方模式(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
工业化道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农业制度资本主义大农场集体化农庄
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补全表中所缺的内容:
_____;②_____
_____;④_____
(2)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6-0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改错题
1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16,17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七雄征战单题
20.65张骞通西域单题
30.65东晋与南朝单题
40.65海外贸易的兴盛(宋)单题
50.65郑和下西洋单题
60.65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单题
7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题
80.65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淮海战役单题
90.6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10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110.65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单题
120.85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拉美独立运动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单题
130.65《独立宣言》的发表单题
14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单题
150.65马歇尔计划单题
二、改错题
160.65都江堰  盛世经济的繁荣  《独立宣言》的发表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三、综合题
170.65遣唐使  鉴真东渡  经济特区的建立
18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拉美独立运动
190.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