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二模 2023-06-11 5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下图展示的是中国古代两件著名的青铜器。它们都铸造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2023-06-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仅兼并小国,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兼并现象。这突出反映了(     
A.国家的统一趋势增强B.周天子权威一落千丈
C.变法使各国实力增强D.华夏族与周边各族不断交融
2023-06-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很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奠定秦朝灭亡的基础”和“导致前秦政权瓦解,北方重陷混乱”的战役分别是(     
A.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B.牧野之战   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淝水之战D.巨鹿之战   淝水之战
2023-06-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唐代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可以和男子一样参加骑马、射箭、弈棋、打球等活动,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的女性人物,如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等。这种现象反映出唐代(     
A.经济的繁荣B.文学艺术的兴盛
C.男女地位的平等D.社会风气的开放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比较、归纳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属于秦朝、隋朝和元朝的相同点是(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了全国             ②都修建了大型工程
③都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并被后世沿用       ④都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灭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6-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清朝前期吴江县的盛泽镇“舟楫塞港,街道肩摩”;湖北的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商户)数千家”;苏州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这些材料反映了当时(     
A.经济重心南移B.海外贸易兴盛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汉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
③隋唐时期,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日趋完善,把中国古代科技推向高峰
④明清时期,小说成为文学的主要形式,出现了古典四大名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A.《天津条约》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D.《瑷珲条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口号往往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工农武装割据”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中华民国建立后,涌现了一大批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下列人物与其文学艺术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A.鲁   迅--《狂人日记》B.丁   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C.徐悲鸿--《愚公移山》D.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掌握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革命军队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八路军、新四军 ②人民解放军 ③中国工农红军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2022-08-13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某同学在学习完西藏的和平解放抗美援朝的胜利、土地改革的完成”这三个事件后,归纳了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列归纳最恰当的是(     
A.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准备B.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C.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了时代风貌、书写了社会变迁,勾勒出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依据所学知识判断,1967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标题应该为(     
A.《将革命进行到底》B.《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C.《迎接新的更大胜利》D.《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2023-06-09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