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山西 九年级 三模 2023-06-23 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其中提到252种动植物,还描述了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更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系的概念。与此相对应的理念是(     
A.孔子:仁者爱人B.老子:道法自然
C.孟子:民贵君轻D.墨子:兼爱非攻
2023-06-1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中原内地。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统一B.政权分立C.民族交融D.社会革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农业发展为我国古代文明的灿烂奠定了物质基础,下列著作中的思想体现了(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贾思勰《齐民要术》

“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宋应星《天工开物》

A.科学性、民本性B.实践性、基础性
C.领先性、发展性D.多元性、独立性
2023-06-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人口变化从一个侧面见证国家发展的趋势。观察下面中国古代人口变迁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东汉人口增长源于文景之治B.盛唐人口锐减基于安史之乱
C.南宋人口数量南方超过北方D.明朝人口数量南北趋于均衡
2023-06-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张时同学绘制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示意图,据此判断空缺处应该填写(     

   

A.重文轻武B.丞相制度C.厂卫制度D.八股取士
2023-06-19更新 | 6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75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中,田赋的比重占到75%,而到1900年,田赋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仅为35%。这说明近代以来(     
A.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农业发展迅速衰落
C.财政收入不断降低D.对外赔款不断增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孙中山在海外游历时,见识到西方民主制度和工业生产的先进,也认识到西方国家贫富差距之大。他在学习西方时,将人民生活纳入了自己的革命纲领。该纲领具体解释为(     
A.平等主义B.民主主义C.民族主义D.民生主义
2023-06-1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1943年,为了团结的需要,美英取消1901年中国政府与他国政府,包括美国英国政府在北京签订的议定书……交还在中国的租界,放弃在中国领水内关于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特权。这说明(     
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转折阶段
B.新中国成立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C.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D.英美等西方列强放弃了所有在华侵略利益
2023-06-19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B.经济建设的发展
C.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D.经济特区的建立
2022-07-14更新 | 1084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