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广东 七年级 期末 2023-07-15 15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隋朝和秦朝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短暂却耀眼的光芒,以下关于两个朝代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选择了长安作为王朝的都城B.都开创了利于中央集权的制度
C.都确定了以考试形式选拔人才D.都因暴政被农民起义军推翻
2023-07-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以下名言中,最能体现唐太宗重用魏征的原因的一句是(       
A.“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B.“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而朕爱之如一也”
C.“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闻所未闻,日慎一日”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也能履舟”
2023-07-1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武则天死后立了一块无字碑,任后人对其评说。以下对武则天的评价中合理的是(       
A.她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为相B.她因政策开明被尊为天可汗
C.她继承延续了开元盛世景象D.她创立了殿试制度选拔人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博物馆常聚焦某一主题设计策展,请根据下列展览的标题判断,其中以唐朝文物为主的展览是(       
A.天府之国——都江堰文化展B.舟楫千里——大运河风光展
C.大国小瓷——越窑青瓷集萃D.环姿玮态——百年故宫剪影
2023-07-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唐政府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不断吸收亚洲、欧洲与非洲的优秀文明成果,亚洲、欧洲与非洲的一些国家也积极地向唐朝访问、学习,如“遗唐使”将唐朝的先进制度等带回日本。这体现了(       
A.日本文明是唐朝文明的延续B.唐朝成为人类文明荟萃中心
C.古代世界区域文明异彩纷呈D.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2023-07-14更新 | 52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诗史互证。下面是唐朝诗人杜甫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两首诗歌,反映了唐朝社会(     
《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柔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A.由保守到开放B.由统一到灭亡
C.由专制到开明D.由繁荣转衰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中国古代各王朝均适时调整官制以适应统治所需,下列官职中从北宋开始新增的是(       
A.太尉B.通判C.刺史D.宰相
2023-07-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A.强干弱枝B.分解相权C.民贵君轻D.重文轻武
2019-07-17更新 | 1468次组卷 | 6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据史书记载,辽皇室、贵族多习汉文,有的文学素养甚高。宋民间开版印行的书籍,广泛流入辽境,如《史记》《汉书》一类,被大量刻印。”由此可见,当时(       
A.辽政权完全废弃本民族文化B.民族政权之间长期和睦相处
C.少数民族积极学习中原文化D.两宋时期中外往来交流频繁
2023-07-1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两宋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其中,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一现象反映了(       
A.多彩的文学艺术B.稳定的政治局面
C.广泛的中外交流D.繁荣的商业贸易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中国古代的宋元时期,大都市景象繁华,文化生活丰富精彩。上海世博会曾将这一历史记忆分享给全世界:将一幅画制作成多媒体长卷。以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英好”的主题。这幅画是(       
A.《送子天王图》B.《货郎图》
C.《清明上河图》D.《步辇图》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通过地理位置关系描绘宋金议和后的政权并立,下列示意图中最符合当时形势的是(       
A.   B.   
C.   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