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江苏 七年级 期末 2023-09-28 16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隋朝再次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以后,皇帝一方面联合新成长起来的寒门势力继续打压士族势力,另一方面迫切需要选拔一大批人才担当治理国家的重任。于是应运而生了(     
A.九品中正制B.贞观之治
C.科举制度D.三省六部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女皇帝,她重视人才,知人善任,开创盛世局面,下列关于这位女皇帝说法正确的是(     
A.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B.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D.统治时期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2023-09-23更新 | 6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安史之乱后,朝廷对东南地区的经济依赖大大增强,于是政府再次主持疏通大运河。但到了唐后期,江淮地区的转运道路断绝,赋税无法运抵长安。这是因为(       
A.东南地区海防松懈B.藩镇割据态势加重
C.北方游牧民族内迁D.北方经济遭到破坏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万里天竺大漠深,西风啸啸赴雷音。云山踏遍八十难,淘尽黄沙万点金。求法百家西域记,译经千卷向佛心。慈恩塔下苍生渡,华夏脊梁映古今。”这首七律诗描写的是(     
A.遣唐使来华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玄奘西游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下面四件文物属于唐代手工业精品的是(     
A.骑驼乐舞三彩俑B.青花扁壶C.定窑孩儿枕D.哥窑花口洗
2023-09-23更新 | 2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北宋初,巴蜀政治稳定,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商品贸易持续繁荣,对货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出现了(     
A.会子通行B.交子流通C.盐铁官营D.工商食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宋代对科举考试进行了改革,负责科举的主考官临时差遣,年年不同,还设副主考若干人,互相监督。这一措施旨在(     
A.推行八股取士B.提高进士地位C.保证选官公平D.抑制武将权力
2023-05-15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广西玉林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他抗击金军南下,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保护了南方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被视为民族英雄。他是 (     
A.岳飞B.卫青C.霍去病D.文天祥
2023-09-23更新 | 65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宋、元都市生活推动着宋词、元曲的发展演变,而宋词、元曲又以不同的方式丰富着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这说明二者之间(       
A.相互影响B.相对独立C.此消彼长D.相互割裂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0. 下图是《元代戏曲家分布图》。据此可以说明当时
A.广大民众生活安逸B.北方文人大量南迁
C.戏曲广泛流行南北D.戏曲表演形式多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曾任湖广参政、礼部尚书等职的陶凯自称“耐久道人”,明太祖认为他不署朝廷官爵而署别号,是“轻君路而美山野”,后找借口将其下狱处死。明太祖此举(     
A.是因为其出身贫贱,不理解文人志趣
B.一改宋朝重文轻武,以文治国的方针
C.是为钳制士人思想,以强化专制统治
D.意在打压士人风骨,以加强中央集权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关于明朝时期经济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马铃薯等欧洲作物传入我国B.苏州是明代的经济中心
C.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D.出现晋商、徽商等商帮
2023-09-23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这部书“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实该物理”,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它的作者是(     
A.李时珍B.华佗C.张仲景D.宋应星
2023-09-23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军机处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军机大臣被召见时,太监也不能在旁边;军机处的差役则挑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少年担任。其根源是为了保证(     
A.决策的科学民主B.选官的公平公正
C.理政的高效精准D.皇权的至高无上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5. 1683年,康熙帝赋诗《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借指水上劲旅)指岛门空……”此诗中的捷音最有可能来自于(     
A.台湾B.新疆C.西藏D.黑龙江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京剧被誉为“国剧”。20世纪80年代后,《故乡是北京》《说唱脸谱》等众多带有京腔京韵的歌曲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这反映(       
A.京剧善于博采众长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C.京剧表演方式独特D.民众京剧鉴赏水平不断提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唐朝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前代的中央官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宋朝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削弱相权;派文官到地方任职,设置通判和转运使。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

(1)据材料指出唐朝时期完善的中央官制及宋朝为强化皇权而采取的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立的机构名称。
(3)据材料归纳政治制度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作用。
2023-09-23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把垦荒成绩列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一个内容,督、抚、布、按,在一年内垦至六千公顷以上者加升一级;州、县垦至三百公顷以上者加升一级。……许多荒山得到开垦,农业生产恢复。

材料二   据推算,康熙六十一年(1772年)全国人口为1.24亿,比顺治八年(1651年)增长近140%;乾隆六年(1741年)全国人口为1.43亿,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

(1)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政策。并概括这一政策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前期的人口变化的趋势。
(3)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清朝前期我国人口变化的原因。
2023-09-23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6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20.65武则天单题
30.8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40.85玄奘西游单题
50.6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60.85纸币的出现及作用单题
70.8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80.65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单题
90.85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  宋词  元曲单题
100.65元曲单题
110.8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120.8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130.65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单题
140.65军机处单题
150.85清朝设置台湾府单题
160.85京剧单题
二、综合题
170.65贞观之治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80.65明清经济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