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江苏 八年级 期末 2024-02-19 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4-02-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2023年10月,流失海外百余年的7根圆明园石柱,跨越万里终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成为继圆明园马首铜像后,又一批回归原属地的圆明园流失海外重要文物。这些文物的流失源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2024-02-18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总结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内乱”指的是(     
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天京事变D.借师助剿
2024-02-2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列强加紧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在边疆危机中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有(     
A.关天培、林则徐B.曾国藩、李鸿章C.康有为、严复D.左宗棠、冯子材
2024-02-1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于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台湾建省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东南海防B.发展海外贸易C.削弱地方权力D.安抚少数民族
2024-02-18更新 | 1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的外国列强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2024-02-1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在政治方面的主要表现是(     
A.引进西方工业文明B.开始制度变革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D.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024-02-18更新 | 66次组卷 | 39卷引用:福建省泉州晋江市安海片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1900年 6月21日,清政府发布上渝称:“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A.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B.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C.得到清政府一贯支持D.使变法图强成为共识
2023-10-15更新 | 538次组卷 | 56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业水平调研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中国是带着耻辱进入20世纪的,1901年,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此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024-02-1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孙中山号召“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为实现此夙愿,他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B.同盟会C.华兴会D.强学会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某班级到湖北某地参加一个“红色之旅”的研学活动,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是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英雄城市。这个地方是(     
A.武昌B.南昌C.广州D.长沙
2024-02-18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宋案”发生后,革命党人发动了(     
A.黄花岗起义B.二次革命C.护国战争D.护法运动
2024-02-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孙中山在一篇宣言中写道:“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一人冠冕”的“一人”指的是(     
A.张勋B.袁世凯C.蒋介石D.溥仪
2024-02-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4. 报刊是历史的记忆,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新申报》(下图)上有“民国八年五月五日”的出版字样,根据公元纪年法,该报出版于(     
A.1917年B.1918年C.1919年D.1920年
2024-02-1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勇往奋进以赴之”“痒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他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他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
2024-02-1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殊国情中建党、建军的历史难题,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次会议是(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
2024-02-1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指出:“这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这里的是“远征”指的是(       
A.广州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红军长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2017年春季起,教育部要求在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
2024-02-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在某纪念馆的尾厅里,有一个名为“12秒”的装置,每隔12秒就有一滴水从高处落下,象征着在1937年的寒冬,每12秒就有一个鲜活的生命逝去,6周里,30万同胞死难。由此可判断该纪念馆是(     
A.九一八事变纪念馆B.七七事变纪念馆
C.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D.淞泸会战纪念馆
2024-02-2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向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此战役是(  )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1.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的重大活动是(     
A.中共二大B.中共七大C.大生产运动D.整风运动
2024-02-1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A.合作创办黄埔军校B.结束军阀割据局面
C.争取国内民主和平D.实现全民族的抗日
2024-02-18更新 | 22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3. 《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写道:通过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破除了迷信,实现了民主和平等。这描述了土地改革的(       
A.背景B.目的C.结果D.性质
2022-06-23更新 | 1362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4. 清末,某状元实业家“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践行了他“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的理想。他是(     
A.张之洞B.李鸿章C.荣德生D.张謇
2024-02-18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5.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源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发展。下列文艺作品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徐悲鸿《愚公移山》B.曹禺《骆驼祥子》
C.老舍《李有才板话》D.巴金《狂人日记》
2024-02-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想过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马关条约》已经签订)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

——摘编自胡绳《胡绳全书第六卷(下)》

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摘编自《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材料四   孙中山赞叹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德先生”、“赛先生”成为中国此后10余年间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中国人开始寻找到走出困境的方略。

——摘编自《复兴之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实现的?其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中“慷慨派”“共同签名”的历史事件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名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的含义。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赞叹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是什么历史事件?“德先生”“赛先生”这两大口号指的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2024-02-1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取消二十一条”第二组“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材料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歌》

材料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材料四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三大战役示意图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回答与两组口号标语有关的历史事件名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除军”中的“军”主要指哪几人?(不少于两人)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谁?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中A(会议地址)、B(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名称及《三大战役示意图》中战役C、战役D、战役E的名称。
(5)标语、歌曲、地图等丰富了历史研究的史料类型。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另举一例可供历史研究的史料类型。
2024-02-1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有许多献身于民族进步事业的爱国先驱,为改变祖国的境遇和命运,前赴后继、不懈探索.由于没有找到科学的理论、正确的道路和可依靠的社会力量,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无数志士仁人为此而抱终天之恨。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大革命遭到失败、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四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方能胜利。正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五   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在长江岸边,木帆船、渔船是百姓赖以为生的生产资料、命根子,但他们纷纷支援渡江战役。到渡江战役发起前,解放军已筹集各种船只2万余条。此外,船工还创造性地用木材扎成4米多宽、10米多长的木排,装上汽车引擎垒起棉花胎,架上轻重武器,制成“水上土炮艇”。

——《中国共产党简史》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各种探索失败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及历史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什么?并写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
(4)据材料四,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渡江战役中哪座城市的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6)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2024-02-1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鸦片战争的经过单题
20.8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单题
30.65太平天国的兴衰单题
40.85左宗棠收复新疆  中法战争单题
50.65中法战争单题
60.8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70.65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80.65义和团运动单题
90.65辛丑条约单题
100.65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单题
110.85武昌起义单题
120.85二次革命和军阀割据单题
130.85袁世凯的皇帝梦单题
140.85五四运动单题
150.6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单题
160.65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单题
170.65长征胜利单题
180.65九一八事变单题
190.65南京大屠杀单题
200.85百团大战单题
210.65中共七大单题
220.65重庆谈判单题
230.65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单题
240.65张謇及实业活动单题
250.85近代音乐和美术成就单题
二、综合题
260.65洋务运动的评价  公车上书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
270.65五四运动  抗日救亡运动   平津战役  近代音乐和美术成就
28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