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陕西 八年级 期末 2024-03-03 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从1894年的80家到1900年的933家,引发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陈独秀称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道德为“奴隶道德”,鲁迅则斥之为“吃人礼教”。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倡导文学革命B.提倡民主共和C.提倡民主科学D.批判封建礼教
2024-03-0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载:“学生罢课数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材料表明,五四运动中(     
①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②各阶级群众展现了空前的积极性
③青年爱国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        ④人民的反抗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3-0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此举为了(     
A.实现国共合作B.改组国民党C.建立国民革命军D.发展三民主义
2024-03-0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留了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揭开了国共两党走向联合抗日的序幕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D.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2024-03-0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全国抗战爆发后,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取得了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该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淞沪会战C.平型关大捷D.百团大战
2024-03-0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1937年,日本陆军投入侵华战争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8%以上;1938年,占94%;1939年,占83%;1941年,占80%,而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不及侵华兵力的20%。材料旨在说明(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实力严重不足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世界战场配合中国战场的作战计划D.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2024-03-0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1945年8月,毛泽东应蒋介石邀请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国共双方(     
A.签署了“双十协定”B.进行了军队整编
C.实现了共同抗日D.建立了联合政府
2024-03-0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1949年)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在长江岸边,木帆船、渔船是百姓赖以为生的生产资料、命根子,但他们纷纷支援渡江战役。这充分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       
A.人民战争的胜利B.先进武器的胜利
C.经济实力的胜利D.国际声援的胜利
2023-06-14更新 | 764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中考历史真题(A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据统计,1921年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21%集中在武汉、天津。这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A.产业分布不平衡B.受到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C.受封建压迫严重D.侧重于发展轻工业部门
2024-02-24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1939年3月,《黄河大合唱》在延安完成。磅礴的气势、撼人的旋律、激进的呐喊,是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     
A.聂耳B.赵丹C.田汉D.冼星海
2024-03-03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农民凭着手中的武器,完全可以停止交租和取消债务,但仍要求他们继续交纳降低了的地租和利息,并尽最大力量发展生产,以支援战争。……这些政策有力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大部分愿意救亡的地主乡绅们所能接受。在这样的政策基础上,共产党、八路军和解放区逐年扩大。到了一九四二年,它们已经成为日本统治的强大威胁。

——摘编自(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

材料三:毛泽东同志对农民问题是看得很清楚的,他认为中国革命的实质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因为农民占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谁把农民争取过来,问题就解决了。靠什么争取?就是满足农民的土地诉求。

——摘编自谢春涛《中共党史十二讲》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运动的土地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天朝田亩制度》颁布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并概括该政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解决中国革命实质问题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的努力。
2024-03-0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4.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不同阶级的近代化探索”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地主阶级】

材料一: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学习范围从枪炮、轮船扩大至矿冶、纺织、火车等领域;学习之主体从官员扩大到绅商;学习领域从军事、工业扩大到科技、文化,从而拉开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序幕。但洋务派对于政治制度方面则毫无举措……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规划……这次现代化道路探索归于失败。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早期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发展的特点,并简述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

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摘编自(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的失误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资产阶级革命派】

材料三:辛亥革命被称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辩、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得到的认识。
2024-02-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21年6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柯尔斯基来到上海,与主持上海共产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建立了联系,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经过一系列筹备,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摘编自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史1919——1949》

材料二: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政治发展很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农业大国,革命的道路应该怎么走?在共产党的导师著作里没有现成答案。经过不断探索,1927年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摘编自郭亚丁《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

材料三:


               遵义会议会址

长征跨越了中国14个省份,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斗,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越了4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5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中国工农红军不但要与重兵“围剿”的敌人作战,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

——摘编自白云涛《长征精神与长征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人寻找中国革命道路的困难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中国革命道路”。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三,概括红军长征所面临的困难。
2024-03-0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1,2,3,4,5,6,7,8,9,10,11,12,13,14,15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20.6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30.6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单题
40.65五四运动单题
50.65国民党一大单题
60.6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单题
70.85平型关大捷单题
80.65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单题
90.85重庆谈判单题
100.65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单题
110.65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单题
120.85近代音乐和美术成就单题
二、综合题
130.65太平天国的兴衰  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个战场及取得胜利的战役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40.65洋务运动的评价  戊戌变法的经过  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15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长征胜利  遵义会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