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广东 九年级 一模 2024-04-08 1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考古学家曾在舟山马岙发掘出99个大小不等的土墩。土墩中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凿、石镰等文物,出土的陶罐上还残留有六千年前的稻谷痕迹,这些文物共同印证了六千多年前此地(     
A.正处于旧石器时代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C.人们开始群居生活D.已经有了原始农耕生活
2024-02-29更新 | 4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文综试卷-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据《春秋》记载,在242年间,列国进行的战争共483次;小国通过“聘而献物”的方法乞求免受大国欺凌,如鲁国朝周王室3次,朝齐、晋、楚达33次。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A.分封制逐渐加强B.各诸侯竞相变法
C.战争形式多样化D.诸侯争霸王室衰
2024-05-10更新 | 4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有学者认为:“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但这尚是小变。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从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此“一大变”是指(     
A.世袭制的确立B.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C.分封制的确立D.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
2024-04-08更新 | 6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西汉政府在向西域派驻以都护为首的特设机构的同时,还册封西域诸国的君长和部落首领。同时,都护和戊己校尉等地方高级官僚拥有传召、奖黜,甚至逮捕诛杀胡人君长的权力。这反映了西汉(     
A.地方实力得到强化B.边疆治理恩威并施
C.民族交融方式多样D.中原制度对外传播
2024-04-08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自西汉中期以来,汉代铜镜的样式趋向于统一,几乎在各地区同时出现,但东汉中后期的“神兽镜”和“画像镜”却首先在长江流域兴起。根据出土的许多铜镜的铭文可知,当时洛阳的制镜技术是最有名的,但会稽郡(今浙江绍兴)的技师也可与洛阳的技师相比。这表明(     
A.江南手工业生产技术发展B.经济重心呈现南移的趋势
C.手工业生产区域分工显著D.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2024-04-08更新 | 8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据史料记载,唐太宗征讨辽东时,掳得少数民族百姓一万四千口,按例当分赏将士,“上愍(同‘悯’)其父子夫妇离散,命有司平其直(值),悉以钱布赎为民”。此外,众多少数民族将领也获得唐太宗重用,他们或成为驸马,或被赐予李姓。这主要反映了唐太宗(     
A.开放包容的民族意识B.兼收并蓄的文化观念
C.灵活务实的对外政策D.选贤任能的治国手段
2024-04-08更新 | 14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自唐朝以后,出现了“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的现象。材料反映了(     
A.关中之地商品经济繁荣B.江南自然条件的优越
C.南北双方经济类型不同D.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4-04-08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元朝规定: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这体现行省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削弱了丞相权力
C.监察了地方官吏D.助长了地方割地
2024-04-08更新 | 15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乾隆时,在伊犁修建惠远城,并陆续在其周围建起八座卫星城,统称为“伊犁九城”。“伊犁九城”的修建见证了(     
A.清朝东北边疆的稳定B.清朝前期经济的繁荣
C.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下表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白银价格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1820年之前每两(约36克)白银约值1000枚铜钱
1827年每两白银约1300枚铜钱
1838年每两白银约1600枚铜钱
1845年每两白银约2200枚铜钱或更多一些
A.白银大量流入中国B.白银外流导致银价上涨
C.中国对外贸易出超D.鸦片输入导致白银贬值
2024-04-08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B.增强了近代海防意识
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D.加速了民族工业发展
2024-04-08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民国时期,西装在沪上极为流行,银行职员、大的百货公司店员,再穷也要“淘”一件二手西装。而头戴礼帽,手拿手杖,眼戴金丝眼镜,西装革履……已成为“摩登先生”的标准装束,这说明了(     
A.戊戌变法的成功B.习俗风尚的变革
C.近代教育的发展D.民族经济的繁荣
2024-04-08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据统计,1921年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21%集中在武汉、天津。这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A.产业分布不平衡B.受到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C.受封建压迫严重D.侧重于发展轻工业部门
2024-02-24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读下图,我们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工作重心由农村到了城市
B.推翻了北洋军阀封建专制统治
C.确立毛泽东核心领导地位
D.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革命道路
2024-04-08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史料价值。下列老照片共同反映了(     

A.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配合B.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D.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2024-04-08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6. 1954年4月,周恩来在祝贺法国《人道报》创刊50周年的电报中指出:“我们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一切国际争端,并主张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各国人民包括中国人民和法国人民在内,应该和平共处。”周恩来的电报体现了(     
A.中法共同倡导“求同存异”B.中国希望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
C.中法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国打破了美国的孤立政策
2024-02-20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中考【抓分卷】原创模拟试卷(五) 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人口流动高峰出现在1952-1957年,城市职工的人数从1603万增加到3101万,当时东北三省成为主要的人口迁移目的地。上述人口流动(     
A.支援了工业化建设B.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C.加快了城市化进程D.适应了土地改革需要
2024-04-08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1979—1982年,国家意识到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不是截然对立的;1983—1986年,中央政府召开多次会议,定位社会主义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1987年到1992年,中国经济管理的原则调整成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由此可见,我国(     
A.综合国力持续得到增强B.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D.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24-02-22更新 | 502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9. 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206.4亿美元,到200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743亿美元,对外贸易规模扩大了约23倍。这反映出中国(     
A.加入WTO推动了经济发展B.增强企业活力目标实现
C.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渐形成D.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2024-04-08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2022年11月22日,由广西北海市足球协会和台湾花莲县足球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六届‘海花杯’桂台(北海)青少年足球线上友谊赛,分别在北海足球青少年训练基地和花莲县北埔小学以线上形式同时举行。”“2022第四届台商峰会11月24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逾百名台商和大陆企业家参会。”这些新闻体现了(     
A.对外开放深入发展B.海峡两岸和平统一
C.海峡两岸交往频繁D.海峡两岸隔绝被打破
2024-02-22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中考【抓分卷】原创模拟试卷(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1. 高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名片”。“复兴号”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到84%。材料反映出“高铁”成为中国“名片”的直接原因是(     
A.高铁核心技术的国产化B.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024-02-07更新 | 206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河南卷)- 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2. 雅典规定了一种“观剧津贴”制度,即在公共节庆表演戏剧的时候,发给每个公民两个欧布尔(货币单位)的津贴。公民们通过观看戏剧,受到了政治熏陶。这一举措旨在(     
A.维护社会秩序稳定B.杜绝官场腐败现象
C.鼓励公民积极参政D.保障所有人民利益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3.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米所著的《积分和方程法》,被欧洲大学作为教材沿用至中世纪结束;阿拉伯医学家伊本·西那的《医典》,被欧洲各大学采用为官方课本。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丰富了欧洲大学的教学内容B.影响欧洲现代自然科学发展
C.积极吸收其他地区先进文明D.成为欧洲大学文化的发源地
2024-01-31更新 | 4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4. 法国大革命爆发不到一年,欧洲各国君主也都竭力消除层等级差别,用统一法制取代地方特权,用统一政府取代五花八门的权力机构:倘若遇有阻碍,他们有时甚至会用大革命的口号与手段。材料说明法国大革命(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的思想B.摧毁了法国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C.摧毁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D.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5. “俄国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俄国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建立相应的司法体系,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材料强调了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A.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B.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2024-04-08更新 | 65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6. “林肯反对奴隶制,但他把奴隶制看作是次要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不应该被分裂成显然不同而相互倾轧的两个部分。”材料表明当时美国(     
A.转变政治体制B.消除种族歧视
C.赢得独立胜利D.维护国家统一
2024-02-23更新 | 80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7. 尤瓦尔·赫尔利说,1700年的马车主要是木匠和铁匠手工人力制作,但在现在的丰田车厂和波音公司工厂里,我们靠的是燃油引擎和发电厂在推动生产。这些变化直接得益于(     
A.第二次工业革命B.启蒙运动
C.殖民扩张D.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2024-04-08更新 | 7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8. 如图中,一辆小车缓缓地将美国拉出深渊,“小车”指代的事件(     

A.独立战争B.美国内战C.经济大危机D.罗斯福新政
2024-04-08更新 | 8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9. 二战后,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这一现象反映了(     
A.地区冲突得以解决B.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C.殖民体系趋于崩溃D.非洲经济迅速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0. 2023年3月5日,不少外媒记者把中国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和美国的国情咨询相提并论。美国国情咨文演讲6次提及中国,不断强调中美对抗;而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没提到美国,还强调我国将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这种反差反映了(     
A.美国干涉他国内政B.逆经济全球化阻碍了世界发展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任重道远
2024-02-01更新 | 87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1.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物篇

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刻有文字的甲骨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秦“半两”
(1)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从“文物篇”中任选一个,描述该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人物篇

                            图1   蔡伦(纪念币)                                          图2 司马迁(纪念币)
(2)纪念币上铸刻的历史画面是我们丰富的精神遗产。分别简述上面两位历史人物被铸刻在纪念币上的理由。

材料三:交流篇

汉唐国力强盛,对外交往发达。两汉时期,中国的凿井,治铁等技术传到曲方;中亚的萧萄、黄瓜、胡萝卜、大蒜、汗血马等农作物和畜牧品种,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期,西方的先进冶炼技术传入中国,唐朝音乐舞蹈吸收了西域和外国的精华,有风格多样。优美和谐的音乐作品,有雄幼(刚劲、豪爽、活泼)的健舞和柔和婉转的软舞(如《秦王破阵舞》《霓裳羽衣舞》)。此外,中东地区的服饰、生活习惯也相继入中原,有西域人在长安开酒店。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上、下册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中外交往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2024-04-08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32. 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绩,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如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推翻帝制”的历史事件。
(2)请根据材料的书信内容,提炼一个观点,依据书信提供的线索,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论证。
2024-04-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3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它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的精神以及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文艺复兴(中世纪的觉醒)》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它”促使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关注点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性质。

材料二: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世界工厂英国美国日本
特点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制造中心科技中心制造中心

——摘编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美日作为“世界工厂”的共同特征。结合所学简析促使英国和美国先后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

材料三: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措施)

新经济政策:1.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3.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4.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罗斯福新政:1.整顿金融体系;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和指导;3.调整农业政策;4.推行“以工代赈”;5.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分别“新”在哪里,从中得出可供借鉴的经验有哪些
2024-04-08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3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0
综合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31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河姆渡人单题
20.65王室衰微  齐桓公称霸  晋楚争霸  吴越争霸单题
3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单题
40.65张骞通西域  陆上丝绸之路单题
50.65江南开发的表现、影响单题
60.65唐朝的民族政策单题
7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80.65行省制度单题
90.65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单题
100.65鸦片战争的背景  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110.65洋务运动的内容单题
120.65社会习俗的变化单题
130.65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单题
140.65秋收起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单题
150.6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个战场及取得胜利的战役单题
160.8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题
17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180.65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190.85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单题
200.65海峡两岸的交往单题
210.65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220.65雅典民主政治单题
230.65“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单题
240.65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单题
250.65俄国农奴制改革单题
260.65南北战争的影响单题
27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电气时代  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单题
28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单题
290.65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兴起单题
300.65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单题
二、综合题
310.65陆上丝绸之路  司马迁与《史记》  国际大都会长安  甲骨文
330.65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三、论述题
320.4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北伐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