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 道试题
1 .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依托强盛的综合国力,非常注重密切国与国之间联系……唐朝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新罗、日本、西亚、北非诸国等遣使来朝非常普遍;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来往、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还主动承担起当时维护国际秩序的责任和义务,在大多数情况下赢得了交往各国民众的信任与尊重。

——摘编自葛承雍《如何理解唐朝的世界性》

材料二   法德关系向来是欧洲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法德这对充满世仇而又不得不毗邻生活在同一块大陆的老冤家,一直斗得相当厉害,双方两败俱伤、仇恨加剧。因此,二战后,两国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采取了理性的、职能主义的合作方式。

——摘编自刘永杰《一战后法德关系的内在演变及动因分析》

材料三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为维护国家共同利益,习近平提出了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合作共赢就是倡导各方在合作中共谋发展、互惠互利,实现共同收益。相互尊重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前提。国与国交往应遵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任何一方都不应干涉或改变对方内政,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

——摘编自学习强国网《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外交往的态度。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和德国关系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和前提。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国与国之间关系变化的因素。
昨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2024年5月初中毕业班中考适应性测试道德与法治及历史合卷-初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 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材料二

名称

时间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一战

4年多

30多个

15亿

0.3亿

3300多亿美元

二战

6年多

60多个

20亿

0.6亿

4万多亿美元

(1)据材料一,概括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点。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避免世界大战等人类共同关心问题我国倡导的方案。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三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文综试题-初中历史
3 . “强大的国力和正确的外交促进了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鲜战争结束后,为争取国际局势的缓和,为国内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争取和平环境,周恩来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形成。

——摘编自章百家《我们怎样走向世界》和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材料二   从某种意义上看,尼克松的“越顶外交”可以说是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把其盟友日本抛在了身后,这必然对日本的外交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议和三次外长会议,在恢复中日邦交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此,美国不得不正视这种现实,以谋求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日三角关系之中,虽然美国的主导地位开始削弱,但是这种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

——摘编自王云翠《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的互动态势》

材料三   2018年初,美国针对中国开始挑起贸易争端,不断单方面升级冲突,酿成近30年来烈度罕见的贸易战。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命令,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开启了关税战。2019年8月,美国商务部宣布把46家华为实体列入管制“实体名单”,华为公司认为,美国此举是利用打压手段来保持技术领先的地位。

——摘编自柳悰耀、陈琪《大国贸易冲突对比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周恩来提出什么样的外交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运用相关史实阐释“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美贸易冲突中美国对华采取的遏制手段。请结合所学谈谈你认为中国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应对来自美国的挑战?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坚定力量的认识。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是在反法西斯同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这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苏、美、英、中先后经过两个阶段的会议,基本勾画出了联合国的蓝图,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被称为中国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中、美、英、苏、法等14国首席代表组成执行委员会。6月25日,制宪大会通过《联合国宪章》……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一个国家很难解决全球范围内的问题这一事实已经得到广泛认可,这也促使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和共同行动解决全球问题的组织不断增加。这些组织通常被分成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和政府间国际组织。这些机构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有能力解决不涉及领土边界和超出国家政府职能的问题。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750年至今)》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在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贡献。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至少包含两个史实,史实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开展项目化学习整理了下面的历史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2024年,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中国作为上合组织的创始成员国,始终愿同上合组织其他伙伴一道,增进团结互信,凝聚合作共识。
A.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B.走向和平与发展的世界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D.全球生态与人口的问题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6 . 时事政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请根据央视报道的部分时事政治,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新网5月11日电:据联合国官网消息,当地时间10日,联大第十届紧急特别会议以143票赞成、9票反对、25票弃权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决议据此建议安理会重新“从有利角度”审议巴勒斯坦以会员国身份加入联合国的申请。

(1)联合国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成立的?联合国安理会有什么作用?

材料二:央视新闻6月2日报道:6月2日,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在香格里拉对话会围绕“中国的全球安全观”作大会主旨发言。董军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一个中国原则早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现在的问题是民进党当局大搞渐进式态度,顽固推行“去中国化”,妄图割裂两岸社会、历史文化联系、数典忘祖的分裂言论荒谬而狂妄,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2)请从材料二中提取信息,以祖国统一为主题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材料三:新华社6月6日报道:新一届欧洲议会选举将于6日至9日举行。这是英国“脱欧”后的首场欧洲议会选举,选后欧洲领导层也将迎来新一轮换届,本次选举因此被视为欧洲政治生态的“风向标”。欧洲目前深受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外溢效应等影响,内外矛盾与挑战相互叠加,这或将深刻影响未来五年欧洲政策走向。

(3)材料三中的“欧洲议会”属于哪一国家联盟的机构?这一国家联盟的成立有何影响?
(4)据材料回答未来欧洲政策走向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请你从中国角度,为世界的稳定献计献策。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两校联考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7 . 关系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包括民族关系、政党关系、大国关系等。李老师以“关系”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史料中的民族关系】
(1)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简述春秋战国以来华夏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变化。列举两例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了“邦国”“宗族”壁障,使华夏民族不断壮大、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自秦汉以来,华夏民族往往将国家的强大、统一和民族的安全、和睦作为评判国家、民族强弱兴衰的基本标准。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清朝通过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以及盟旗制度、册封制度、驻藏大臣等措施,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增强了各民族人民的政治认同,进一步夯实了中华民族认同的政治基础。

——人民出版社《中华民族大团结》

任务二【名片中的政党关系】
(2)国其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分别简述下列图片是如何呈现国共关系转变的。

任务三【演进中的大国关系】
(3)错综复杂的大国关系深刻影响着世界局势的走向。请你从下面的史事中任选三例,以“关系·局势”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美苏冷战欧盟   人类命运共同体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多校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文综试卷-初中历史
8 . 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显B.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深入人心
C.大国的强权政治荡然无存D.“经济全球化”推进政治多极化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固原地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9 . “新兴国家”是近几年广泛流行于国际舆论和学术界的概念,与“新兴国家”相关的概念还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等。这些“新兴”概念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B.国际关系主导力量的变化
C.第三世界占据主导地位D.世界普遍认可经济全球化
昨日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十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10 . 对于人类来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不会拥有永远的和平。在短暂的和平后,人们会因为彼此的“种种不公”再一次掀起战争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回顾过往的战争,思考我们要为将来的和平做些什么。

材料一   1914—1918年,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而进行了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由盛入衰的分水岭。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在危机中打响。……到这时,民族对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都达到了极点,现代社会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究变成了历史的转折点:战争转变成“人民的战争”,人民战胜了强权,正义战胜了邪恶。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善与恶的阵营都壁垒分明。

材料三   如下图

材料四   现在俄乌战争已经打了600多天了,也作为世界的一个热点存在600多天。现在我们不得不提出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次战争还会打多久?它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收场和落幕?

——摘自2023年12月网络文章

(1)材料一中“两大帝国主义集团”是指什么集团?这场战争后建立了怎样的世界秩序?在美洲召开的损害中国主权的是哪一次会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善的阵营”建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举例说明这一阵营后来在军事上采取了联合行动。
(3)材料三给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一时期美国运用“资本”和“军事”两种武器包围苏联分别是指什么重大举措?
(4)怎样解决争端?国际社会应该从伙伴关系、安全格、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去考虑。我国政府为此提出了一个怎样的方案来实现共赢共享?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适应性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