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山东 九年级 期末 2024-03-01 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观察《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古国》图。据此可知,人类早期文明(     
A.都是依靠着海洋衍生B.同时在北纬30°产生
C.具有多源分布的特点D.都集中于亚洲各地区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下图中的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反映了该法典(     
A.规定了社会各阶层的义务B.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
C.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D.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在故事诗《婆罗门》中,苏陀伽摩渴望在圣者乔达摩座下诵习圣典(吠陀》,但是传授和学习《吠陀》是婆罗门的专利。苏陀伽摩坦白了自己首陀罗的身世,圣者的婆罗门学生一齐骂他,但圣者被他感动,将他收为弟子。材料反映的是(     
A.印度的种姓制B.雅典的民主制度
C.罗马的共和制D.西欧封君封臣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他在埃及以法老自居,在波斯接受当地的宫廷礼仪服饰,在中亚娶当地贵族女子为妻,在苏萨举行马其顿将士与东方女子的集体婚礼。这说明(     
A.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B.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对外战争阻断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图像史料在历史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在研究性学习中,九年级1班学习小组收集到如下图像资料。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伯里克利                                     帕特农神庙                                      亚里士多德
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D.罗马帝国文明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中(见下图)最重要的是“臣服礼”和“授职礼”。封臣必须向封君宣誓效忠:“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这说明,在该制度下(     
A.无论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
B.封君封臣之间构成了直接的附庸关系
C.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方式向国王效忠
D.各阶层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有学者说:“中世纪的欧洲人长期生活在贫困的社会里,精神不免走向悲观和虚无,这正好为宗教的盛行铺平了道路。”材料中的宗教是指(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下图是《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庄园中“播种地”的主要劳动者是(     
A.封君和封臣B.领主和骑士
C.农民和农奴D.商人和工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据此可知,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     

A.社会生产力的提高B.雇佣关系的产生
C.庄园经济逐渐衰落D.资产阶级的出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在中世纪西欧大学里,神学是最不受欢迎的学科,原因是人们认为神学太理论化了;民法通常最受欢迎,教会法紧随其后,然后是医学;基础课程是“自由七艺”,其中文法、修辞、逻辑组成“三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四学科组成“四艺”。材料可以用以说明,中世纪(     
A.人民完全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B.大学得到了教会及国王大力支持
C.大学完全遵守了基督教会的要求D.大学课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中古时期的阿拉伯人被称为”东四方又明交流的桥梁”。“0—9”的数字被他们传入欧洲后,逐渐为全世界通用,以至于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其实,这种数字最早起源于(     
A.古代中国B.古代印度C.古代希腊D.古阿拉伯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西欧(     
A.资本主义萌芽逐渐产生B.封建庄园经济完全解体
C.市民阶级已经逐渐形成D.封建生产关系不断发展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圣母一直是西欧基督教题材作品歌颂和赞美的对象。中世纪时期的圣母像神态呆板,少有人间真情;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创作的圣母像,除表现了圣母的光辉形象外,更多的是展现人世间的母性之美。圣母形象的变化说明(     

A.艺术作品完全摆脱了宗教色彩
B.基督教信仰失去了神圣的地位
C.艺术作品反映了时代发展潮流
D.艺术作品表现了封建等级观念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如果要研究“新航路开辟”,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齐世荣《世界史》B.电影《麦哲伦环球历险记》
C.连环画《哥伦布》D.《哥伦布航海日记》原文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早期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这段话阐释的是早期殖民扩张的(     
A.原因B.条件C.过程D.影响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在1689年的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正式结束了。”这一历史转折的实现是通过(     

A.颁布《大宪章》B.发动“光荣革命”
C.颁布《权利法案》D.发表《独立宣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1787年,在美国制宪会议上,争议不断。围绕“全国行政官”的设置问题,有人提出“全国行政官由一人担任。若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行政官就应拥有绝对否决权”根据此提议,美国建立的新制度中(     
A.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B.总统掌握行政权并制约相关部门
C.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D.国王、议会、内阁之间相互牵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法国大革命爆发不到一年,欧洲各国君主也都竭力消除层等级差别,用统一法制取代地方特权,用统一政府取代五花八门的权力机构:倘若遇有阻碍,他们有时甚至会用大革命的口号与手段。材料说明法国大革命(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的思想B.摧毁了法国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C.摧毁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D.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绘制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小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了如下示意图。据此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D.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巴黎某处公墓的一面墙上刻写着“纪念1871年5月21—28日公社牺牲者”。其所纪念事件的历史意义在于它(     

A.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B.标志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1.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后,南方有50万黑人逃离种植园,在敌人后方广泛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奴隶主10万军队,也使南方在经济上濒于崩溃。这说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A.解放了全国黑奴B.阻止了美国内战爆发
C.消除了种族歧视D.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工业的大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批规模庞大的“巨型企业”,如美孚石油公司、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等。这一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A.手工工场逐步消失B.工厂制度逐渐形成
C.企业利润大幅降低D.垄断组织得到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