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 九年级 开学考试 2024-03-06 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印度民族大起义在规模上遍及了印度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地区,在成分上包含了社会各阶级、阶层和政治集团,以及原属于不同民族、种族和宗教信仰的人们。这反映了印度(     
A.殖民统治的终结B.统一国家的形成
C.民族意识的觉醒D.资本主义的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在1826年给友人的信中,他写道:解放者的称号已经高于一切,因此我绝不会降低身份去登上王位。“他”是(     
A.华盛顿B.玻利瓦尔C.亚历山大二世D.林肯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彼得大帝接触了西方较发达的国家以后,就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这也就是想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里的“独特”是指(       
A.效法西方政治以废除沙皇专制体制B.引进西方文明成果来巩固封建统治
C.采用资本主义的成果强化民主政治D.废除农奴制度以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2023-06-16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西苑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不同的资料具有不同的史证价值。在下列资料中,对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历史的史证价值最大的是(     
A.农奴制改革时期的照片B.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亚历山大二世的日记本D.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小说《白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在葛底斯堡演说之前,美国社会更常用由分离的州组成的“union”(联邦)一词指称美国。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多次使用“nation”(民族国家)一词指称美国,自此“nation”一词迅速成为主流用语。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独立宣言》宣告了国家独立B.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
C.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联邦制D.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
2023-06-03更新 | 14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五河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1890年,以天皇名义发布的《教育敕语》强调:“采西邦科学之知识,以造于封建武士之精神。”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大化改新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明治维新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日本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B.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
C.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D.封建残余势力的根除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语言的传播和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在15-17世纪出现的potato(马铃薯)、banana(香蕉)、maize(玉米)和I9世纪出现的telephone(电话)、telegraph(电报)、electron(电子)等新词,反映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     
A.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B.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C.早期殖民掠夺,工业革命D.新航路的开辟,第二次工业革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9. 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这样一段信息:“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并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以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工业部门是(     
A.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棉纺织业等B.石油、化学工业、汽车、电力等
C.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等D.机器制造业、互联网、汽车等
2022-09-15更新 | 111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2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1750年,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16%和84%,1851年分别为54%和46%,1870年分别为70%和30%。这段材料反映了工业化国家发生的什么变化(       
A.人口增长B.城市化C.大众教育D.人口比例失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9世纪中期,“原来的上帝观念最终彻底被打破,上帝从整个自然中被驱逐出去,代之以永恒的、必然的规律。可以说,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的历史过程……在他革命成功的时候,才得以完成”。材料指的是(     
A.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把上帝从世俗中驱逐出去
B.哥白尼的“日心说”把上帝从天文学领域驱逐出去
C.牛顿的经典力学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中驱逐出去
D.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把神从有生命的世界中彻底驱逐出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一个生前颠沛流离的狂热的荷兰画家,在他的手稿中写道:“常常觉得自己无比富有,当然不是指金钱方面,而是我有幸找到了自己的事业。”他试图用绚烂至极的向日葵来留住最为辉煌的人生瞬间。他是(     
A.梵高B.米开朗琪罗C.拉斐尔D.达•芬奇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3. 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与其夫人乘坐敞篷汽车,驶过波斯尼亚首府的一处狭窄街道时,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开枪打死。这一事件直接导致(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B.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023-10-30更新 | 43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第一次世界大战即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迟早将会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了新式武器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C.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D.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巨大灾难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导致沙皇专制“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是
A.二月革命B.1861年改革
C.十月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浪花。“浪花”的主要不同表现在(       
A.革命进行的方式B.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
C.是否结束了旧统治D.建立的社会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