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嘉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山东 八年级 期末 2024-03-16 3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19世纪上半期,中国政治上的独立自主和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开始于(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4-03-1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嘉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 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接恭亲王咨文,敬悉銮舆(皇帝的车)已出巡热河,(夷)氛近京城仅二十里,为之悲泣,不知所以为计。”该日记记载的事件发生于( )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     
A.逼迫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B.19世纪70年代,侵占新疆伊犁地区
C.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D.割占辽东半岛,索银二亿两
2024-03-1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嘉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太平军士兵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这一歌谣反映了
A.天京事变的影响B.石达开出走使士兵绝望
C.《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让农民不满D.安庆陷落,士兵逃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有学者叙述,近代中国曾出现过一系列的努力,旨在改造政权到某一程度,使中国一方面得以顺利参加近代世界的种种活动,另一方面又无需彻底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以及体现这些观念的制度。下列历史事件与该学者所述相符的是(       
A.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太平天国运动
B.“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C.“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
D.“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新文化运动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充满屈辱的历史,资本主义国家用条约的形式使它们的侵略合法化,其中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这一条款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特点是(     
A.逐渐由沿海深入内地
B.在经济侵略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C.由以经济侵略为主逐渐转变为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
D.由以开放通商口岸为主到以割占土地为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陈旭麓认为:"维新变法期间,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说明戊戌变法运动(     
A.取得了巨大成功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023-10-05更新 | 454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历史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为中国近代西方列强某次侵华战争的示意图。这场战争导致(     
A.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2024-03-1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嘉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窃国大盗要玩他的把戏变身,宋教仁愤而痛斥献出生命,蔡松坡毅然而起誓言铮铮,觉醒的国人再一次抗争。”这里的“窃国大盗变身”指的是
A.北洋军阀割据混战B.袁世凯复辟帝制
C.宣统帝被迫退位D.推行维新变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汉字的罪恶,如难识、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对此观点的解读最准确全面的是(     
A.提倡“文学革命”B.把汉字和孔学作为批判的重点对象
C.唤醒国人关心政治D.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里的“新”不包括(     
A.革命出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革命开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
C.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D.革命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2021-01-25更新 | 8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南济源市大峪第二初中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2. 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示意图,这场战争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C.实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2019-07-08更新 | 683次组卷 | 43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1927年,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这里“革命的希望”是指
A.组织工人运动B.实现国共合作C.建立人民军队D.进行持久抗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毛泽东曾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为此毛泽东的实践是 (   )
A.领导秋收起义B.开辟陕甘宁抗日根据地
C.开辟大别山根据地D.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次战略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A.大革命失败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C.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D.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据称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呈给昭和天皇的秘密奏折中说道:“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为实现“征服满蒙”的目的,日本制造了(       
A.甲午中日战争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1936年李宗仁发表了《焦土抗战论》,表达“本宁愿全国化为焦土亦不屈服之决心,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李宗仁的抗战志向与决心在哪次战役中得到体现(     
A.血染卢沟桥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2024-03-1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嘉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助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重庆),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A.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B.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C.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D.签署了“双十协定”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关于如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是 1946年
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此后,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
D.土地改革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2024-03-1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嘉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下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企业注册数量统计表。该表说明了(   
时间注册工厂数(家)
1913--1915124
1916--1919375
A.列强加快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
2020-10-09更新 | 235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军事、民用企业各一例。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材料二甲午战败让中国人蒙受了巨大损失,唯一值得中国人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国人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

——马勇《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2)材料二中“让中国人蒙受了巨大损失”是指哪一条约的签订?中国人“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指哪一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二,梁启超《变法通议》中的“变官制”指什么?

材料三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 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4)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启蒙符号。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将二者尊为现代文明的精华和中国进步的引擎。 陈在《敬告青年》中开宗明义,倡言“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科学”六大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并将“人权”与“科学”归为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他强调:“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高力克《一个革命者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百年祭》


(5)根据材料四,陈独秀是怎样看待“民主”与“科学”的?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意义。
(6)综上所述,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的变化。
2024-03-1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嘉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以国共两党合作与斗争为轴心而转动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不止一次地告诉党内反对吸纳共产党员的国民党人:“十三年来,民国绝无起色,党务并不进步,皆由尔等不肯奋斗之过”,反之,“彼共产党成立未久,已有青年同志二百万人,可见其奋斗之成绩。尔等自不奋斗而妒他人之奋斗,殊属可耻”。

——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材料一中,孙中山表达了什么主张? 在这样的主张指引下,孙中山主持召开了哪次会议? 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二 (如下图)



                       图一   八路军臂章                                           图二 美国“飞虎队”支援中国抗日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 回答国共第二次合作是在什么背景下实现的? 根据图片信息概括,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1946年中期以后,蒋(介石) 决定用军事手段来解决共产党问题,以便证明如果不是受美国调停的妨碍的话,他可轻而易举地消灭敌人,胜利将证明他的判断正确,并表明美国人要中国建立联合政府的浪漫之梦不切实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军事手段”指什么? 蒋介石的这一“军事手段”最终失败,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上述国共关系的历程给我们哪些启示?
2024-03-1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嘉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2023年12 月 13日是我国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警报声响!南京全城静止!行人默哀,汽车停驶鸣笛……再次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抗争是中国人民最深刻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太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1)结合材料一指出,为什么说“我们的外交太失败了”? 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   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

材料二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 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战的彻底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中国全民族抗战始于什么事件?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材料三 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3)材料三中“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指什么事件? 该事件的最终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四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 万多人,拔掉据点 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4)材料四中的“这次战役”指哪次战役? 该战役的指挥员是谁?
(5)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民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2024-03-0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嘉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20.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单题
30.65俄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单题
40.65太平天国的兴衰单题
50.65洋务运动的评价单题
60.8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70.65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80.6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单题
90.85袁世凯的皇帝梦单题
100.65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单题
11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题
120.94北伐战争单题
130.65南昌起义单题
140.65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单题
150.65长征开始单题
160.65九一八事变单题
170.65台儿庄战役单题
180.85重庆谈判单题
190.65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单题
200.85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洋务运动的评价  戊戌变法的经过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220.65国民党一大  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230.65五四运动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七七事变  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