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 九年级 开学考试 2024-03-17 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一些西方学者避重就轻,把鸦片战争的起因从鸦片身上转移开,放到清政府的一些具体作法之上。比如说在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歧视外国和外国商人,或者认为对华贸易本身就不是公平贸易,又或者是清政府查禁鸦片的方式粗暴,并在查禁鸦片的过程中曾经虐待英国鸦片商人等。对这些学者的看法认识正确的是(     
A.认为战争具有正义性质B.战争的起因是清朝腐败
C.抹杀了战争的侵略本质D.战争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它标志着中国被西洋大炮轰出中世纪以后,在外国侵略势力的威胁与逼迫之下,缓慢地走上畸型的近代化之路,向西方学习的口号也部分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现。“□□□□”应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下图是胡适在《新青年》第五卷第4号(民国七年十月十五日)上发表的诗歌。他用近乎口语化的语言抒写情感,这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 胡适

雪色满空山,抬头忽见你!我不知何故,心里很欢喜;

踏雪摘下来,夹在小书里;还想做首诗,写我欢喜的道理。

不料此理狠(很)难写,抽出笔来还搁起。

A.主张男女平等B.抨击封建旧道德
C.提倡民主科学D.倡导使用白话文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习近平主席指出:“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该“胜利”指的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D.淮海战役的胜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有学者这样论述:“新式的婚姻和婚礼,是民国时期在上海这样一座中西合璧的时髦的城市中时兴起来的。它与女子接受新式的学校教育,女子走向社会,更多的抛头露面,出现在公众场合中是密不可分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受到了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挑战。而西洋的结婚仪式和自由恋爱之风,已为新时代的新人物所接受”。这些材料应归入的学习主题是(     
A.实业救国的历史B.新闻和出版业的发展
C.社会生活的变化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4-03-16更新 | 15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造成下图数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文化大革命”的开展D.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应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如图所示中美贸易额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国和美国关系得到改善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这幅画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该画成功地运用构图和用光等手段,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画家通过各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耶稣的沉静、安详,以及十二门徒各自不同的姿态、表情,精细入微、惟妙惟肖。该画的作者是(     

A.但丁B.莎士比亚C.达·芬奇D.梵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法国大革命进一步传播了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泽被后世。一些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了后来民主思想的重要来源。此外,法国大革命还推动了艺术、文学等领域的发展,为人类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贡献。材料表述了法国大革命的(     
A.发生的历史背景B.开始的具体标志
C.经历的曲折过程D.带来的巨大影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共产党宣言》在用德文出版后,又在德、英、美三国至少翻印过12次;第一个英译本于1850年在伦敦发表,1871年至少又有三种英译本在美国出版。美国是除中国、前苏联外,出版《共产党宣言》语种最多、次数最多的国家。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A.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C.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D.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
2024-03-16更新 | 9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下图是一本历史书的部分目录。这本历史专著应是(     

目录


第一部分       天生是个绅士
第二部分       在大萧条废墟上打造新政
第三部分       是参战还是观战
第四部分       战争岁月
第五部分       美国治下的和平
A.《华盛顿传》B.《林肯传》C.《罗斯福传》D.《尼克松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在早先印度其实根本没有铁路、港口、医院、学校,甚至是警察局,但在英国人来到印度之后,这些建筑先后被慢慢地修建。而这些的存在,说明了印度的医疗制度、警察制度等一系列社会保障体系都已经有了大致的规模。这表明英国的殖民统治(     
A.催化了印度资产阶级崛起B.加速了印度民族起义到来
C.强化了英国对印度的控制D.推动了印度近代化的进程
2024-03-16更新 | 97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4. “迄今为止,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的历史档案中,人们都没有发现在敌对势力取缔共产党时遇到来自党的各级组织进行抵抗的记载,没有发现苏共党员们有组织地集合起来为保卫自己的区委、市委或州委而举行任何大规模抗议活动的记载,也没有发现人民群众为支持、声援苏共而采取任何有组织行动的记载。”这表明苏联共产党执政失败主要是由于(     
A.苏联模式的弊端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C.苏共组织的涣散与人民的抛弃D.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和平演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交通方面得到报告,昨夜11时许,有某国兵在沈阳演习夜战,城内炮声突起,居民颇不安。铁路之老叉道口,亦有某国兵甚多,因此夜半应行通过该处之平吉火车,当时为慎重起见。亦未能开行。

——1931年9月19日《大公报》

材料二

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

——引自井上清、铃木正四著《日本近代史》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从1930年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

——摘自《中国历史》

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

——摘自《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所指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产生的国际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促使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因素有哪些?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日前,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开展了“世界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主题研学活动。

材料一   15世纪末到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和“东西方航线的开辟”,奠定了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从而宣告了东西两半球互相隔绝的人类历史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探险与贸易的热潮,欧洲列强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扩张活动打通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交往的通道;从那时起,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播等开始了国际范围的交流,世界各地逐步走近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的时代。18世纪中后期,机器大工业迅速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生产能力成百倍地提高。由于西方资产阶级到海外寻求商品销路,奔走全球各地,大量廉价的、过剩的工业产品打破国家的樊篱,涌向世界,推进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到1914年,几乎地球上的每个地方都以某种方式与外国市场相联系,世界上几乎再没有与资本主义和世界市场相隔绝的土地和领域。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获得了空前发展,贸易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将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关系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许多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移向海外。冷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融合的程度空前提高,市场经济成为涵盖整个世界的经济体制。世界经济运行日益规范化和规则化,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知识流全球畅通。

——以上均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当时世界“走向整体”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世界“不断加速的经济发展趋势”指的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按照“国家或地区——采取的做法——取得的成效”的结构,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应对上述趋势的一个相关事例。
17.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事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1980年

中央决定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2010年

新疆喀什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经济特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进社会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
(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致力于实现的最伟大梦想是什么?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4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1,2,3,4,5,15
2
中国现代史
3
世界近代史
4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鸦片战争的背景单题
20.65洋务运动的评价单题
30.6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单题
40.65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单题
50.65社会习俗的变化单题
60.65文革造成的破坏单题
70.65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80.65中美关系正常化单题
90.65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单题
100.85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单题
110.6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单题
120.8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130.65印度民族大起义单题
140.85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单题
二、综合题
150.65九一八事变
160.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英国的殖民掠夺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7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