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陕西 九年级 一模 2024-03-17 5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 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下列文物中可以用于研究秦朝巩固统一的是(     
A.司母戊鼎B.圆形方孔半两钱
C.金奔巴瓶D.《耕织图》
2024-03-1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下表反映出唐朝到北宋时期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是(     
唐宋两朝不同时期南北方人口对照表
时期

南方

北方

人口

占全国人口比例

人口

占全国人口比例

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

2080万

40%

3120万

60%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

5500万

65.5%

2900万

34.5%

A.中央集权强化B.国家统一巩固C.民族交融加强D.经济重心南移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
①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②都曾经定都在北京
③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
④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毛泽东评价中国近代某历史事件是“资产阶级革封建地主阶级的命,也就是民主主义革封建主义的命”。这一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D.变法图强
2024-03-16更新 | 4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C.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D.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2024-03-1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图是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战争关系图,其中交集部分反映的是(     

A.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B.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D.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956年参加陕西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有1375户,人数达21819人,产值5000万元;城乡私营商业(包括饮食业、服务业)组成公私合营商店1333个,合作2648个,合作小组4137个,完成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A.赎买政策B.政企分开
C.无偿没收D.成立合作社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下图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单位:亿元)。对下图解读合理的是(     

A.促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B.保护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
C.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D.实现了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几千年来,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淤泥,使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变成了沙漠!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走廊”,孕育出灿烂的古埃及文明。这说明(     
A.古代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流域B.经济的繁荣加速了对外扩张
C.自然环境影响古代文明发展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2023年5月6日,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加冕典礼。查尔斯三世是英国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种政治制度源于(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法理概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之一。下图所示战役中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有(     

             日本偷袭珍珠港                      ②诺曼底登陆                           ③凡尔登战役                         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冷战结束后,日本、中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在这一形势下(     
A.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上升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C.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D.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隋朝南北统一,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人力物力的控制。隋炀帝即位后,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一方面,开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另一方面……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队中央政府的需要,须转运南方的物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中图A所示朝代建立者是________,其都城①处是________;图中②处是元朝的都城________________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国王。继位后,查理四处征伐,使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隋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依据材料二,概括隋朝修建大运河的原因。
(3)综上所述,请你谈谈对国家统一的认识。
综合题 | 较难(0.4)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里格利、斯科菲尔德推算的英国人口数量(1541——1871年)

在1700年,英国1个农业劳动力只能养活1.7个人,那么在1800年则能养活2.5个人,即增加了47%。同时,工业革命中科技的发展使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成为可能,大批量粮食和肉类的进口成为现实。……工厂化生产的兴起,运河、公路和铁路等大型公共建设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缓解了农业革命造成的剩余劳动力。

——摘编自陈桂凝《试论工业化时期英国的人口增长》

材料二   1861年到1865年的美国内战,踢开了奴隶制这个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从此美国进入了全面崛起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1861年至 1914年)的美国,还出现了科学技术革命的高潮,这股科技革命浪潮使世界科技中心逐渐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科技促进了经济发展,到1894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图B   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流水线

材料三   统一后的德国紧紧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经济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了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德国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发展,19世纪60年代,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7.5%,国民素质空前提高。同时,高等教育也迅速建立起来。对教育和科研的重视与大量投入很快使德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这段时间,德国耀眼的科技创新光芒,让全世界为之瞩目。

——摘编自盛朝迅《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

时间

发明(现)家

身份

重要成果

1866年

西门子

电气工程师

发电机

1876年

奥托

工程师

煤气内燃机

1883年

戴姆勒

工程师

汽油内燃机

1885年

C

企业家、工程师

早期汽车

1892年

狄塞尔

工程师

柴油内燃机


(1)依据图A,指出1541—1871年英国人口变化的情况。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与英国人口变化之间的联系。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图B所示流水线生产汽车有何影响?依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爱迪生的发明创造。
②表格中C处应填写的发明家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根据材料三,分析19世纪中后期到20 世纪初,德国耀眼的科技创新光芒让“世界为之瞩目”的主要原因。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其标志是什么?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国家科技创新的认识。
综合题 | 较难(0.4)
15.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近现代的外交”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一次民族觉醒的运动……中国外交代表在国际会议上面对险恶的国际环境说“不”,这在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外交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开创了一个敢于对帝国主义国家现有秩序抗争的先例。从中国近代革命史角度说,五四运动标志着近代中国的革命运动,将从旧民主主义时期转入新民主主义时期。

——摘编自张海鹏《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图A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材料二

时间

事件

1950年2月

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3年

1955年4月

参加第一届亚非会议

1971年10月

中国重返联合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

1979年1月

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图B   1959-1979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统计

                                      ——摘自李志永、袁正清《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之论》等

材料三   回顾70年峥嵘岁月,中国外交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一是时代主题上,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家间关系……二是政治格局上,“从对抗格局的成员转变为基于和平与发展的全球伙伴”,编织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形成了“朋友遍天下”的良好局面……五是世界方位上,从一开始被孤立封锁,到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自身成为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因素,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摘编自郑立樵《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

材料四   今年(2023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图A所示条约的签订与哪次战争有关?这一条约的签署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中图B所示内容,指出1959—1979年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把表中①②两处的外交事件补充完整。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外交演变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背景。综上所述,从中国近现代的外交变化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2024-04-05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单题
2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30.4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单题
40.65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单题
50.65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单题
60.65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单题
70.6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80.65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单题
90.85古埃及单题
10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单题
110.65日本偷袭珍珠港  斯大林格勒、中途岛、阿拉曼战役  诺曼底登陆单题
120.65“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单题
二、综合题
130.4秦朝的建立  大运河的开通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  法兰克王国
140.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南北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50.4辛丑条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美关系正常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的外交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