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广东 七年级 期末 2024-03-20 1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A.他们都过着群居生活B.元谋人使用磨制石器劳动
C.北京人会使用火来御寒照明D.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如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发明纺织;黄帝制造船只,发明弓箭等,这些古老传说(       
A.是认识远古社会的一手史料B.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
C.与考古挖掘完全一致D.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海内外的华人自称“炎黄子孙”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A.黄帝和大禹B.炎帝和蚩尤C.炎帝和黄帝D.大禹和蚩尤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做法称为(     
A.禅让B.世袭C.传承D.专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如图中的文物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工具“耒耜”《国语·周语中》有言:“入土曰耜,耜柄曰耒”。据此推测,“耒耜”可用于(     
A.取火B.耕地C.纺织D.制陶
2024-03-23更新 | 24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1992年,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国江西的稻作起源问题。美方专家于1996年、1998年两次发表研究报告,证实长江中游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摇篮。该研究可印证我国(       
A.原始农业的发展B.贫富分化的出现
C.社会阶级的产生D.早期国家的形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2023年央视春晚上,三门峡文物元素“庙底沟彩陶花纹”惊艳亮相舞台,该创意取材于黄河中游地区,以种植粟为主,制陶业则以彩陶最为著名的遗址。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良渚遗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有学者认为,“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最终毁于昏庸无道的亡国之君。”以下史实能够佐证其观点的是(     

A.盘庚迁殷B.涿鹿之战C.商汤灭夏D.平王东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商周青铜器在纹饰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这种按规矩制作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中。这体现了青铜器(     

A.影响后世工艺B.制造颇具规模C.规范社会秩序D.铭文内容丰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孔子施教的首要内容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之中,文是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行、忠、信都是思想品德的修养。据此可知,孔子在教学中(     
A.注重文化知识教育B.主张“有教无类”
C.注重德育教育D.教育弟子全面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春秋时期,郑灵公赐宴甲鱼汤却偏偏不给公子宋,公子宋大怒,用手指在鼎里蘸了蘸,尝到味道后才退下,郑灵公发怒扬言要杀死公子宋,却反被公子宋带人杀死。这反映了当时(     

A.经济发展遇到阻碍B.王室衰微
C.旧有制度遭到破坏D.诸侯争霸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商君书·画策第十八》记载“民之见战也,如恶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凡战者,民之所恶也。能使民乐战者,王。”基于此认识,商鞅变法(     

A.鼓励耕织B.奖励军功C.严明法度D.确立县制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战国时代在热学方面已发明青铜凹面镜聚焦太阳光取火;在力学方面已经认识到惯性现象。材料描述的是,战国时期(     

A.社会制度的变化B.变法运动的盛况C.科学技术的进步D.七雄并立的形势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杜甫千古名篇《登楼》一诗中有“锦江春色来天也,玉垒浮去变古今”,此句描写的是一处伟大水利工程。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岷江
2024-03-2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曲青山说:“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依法而治,循法而行。”与这种观点一致的中国古代思想学派是(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观点不同甚至相反,“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各派主张虽然不同,但是互相补充,互相制约。这体现了当时(     
A.文化兼收并蓄B.官府垄断教育C.思想严格控制D.社会动荡不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