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第一卷·百校联盟2022届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安徽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4-03-24 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治秦,“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商鞅此举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确立封建的官僚制度
C.提高秦国军队的战斗力D.推动秦国的经济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下图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                    鲜卑人用汉族礼仪表演歌舞

A.生产技术的进步B.农业兴起与发展C.民族交往与交融D.城市商业的繁荣
2024-03-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百校联盟2022届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可以说明唐朝政府(     

A.鼓励农业的发展B.重视对商业的管理
C.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D.频繁的对外交流
2024-03-2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百校联盟2022届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对比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况,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前后的差异,外国侵略军如入无人之境的状况已经改观,中国海陆军还打了一些相当可观的胜仗。”由材料可知(     

A.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B.维新变法建设了强大陆军
C.实业救国浪潮提升了国力D.列强的军事力量已经衰落
2024-03-2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百校联盟2022届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1920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首开女禁,先后招收了9名女学生入学。上海、南京、广州、天津等地竞相仿效,女生络绎进入各地大学,终于蔚成风气。”这说明(     

A.男女平等已成为普遍现实B.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观念革新
C.新式教育取代了传统文化D.民主科学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2024-03-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百校联盟2022届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为贯彻这一思想,中国共产党(     

A.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积极参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抗战
C.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D.发动农民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2024-03-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百校联盟2022届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下图是1953—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图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行B.土地改革的开展
C.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实行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2024-03-20更新 | 8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第一卷·百校联盟2022届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1971年10月,日本再次伙同美国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结果失败。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为中日友好交流拉开了新的序幕。日本对华政策迅速转变的历史背景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万隆会议的召开
C.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D.尼克松访问中国
2024-03-20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第一卷·百校联盟2022届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新加坡《民报》写道:“从天外飞来的音波,不但震荡了举世的人心,也使美、苏两国闻之相顾失色。”该新闻报道的史实是(     

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2024-03-2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百校联盟2022届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意大利北部的萨莱诺大学,从前纯粹是一所医学校,后来成为医学研究中心,目的是培养医学人才,治病救人;与萨莱诺大学并驾齐驱的波隆那大学,是一所民法单科学校,培养法律人才,以解决商业纠纷和诉讼案件。这说明(     
A.大学教学内容的单一性B.大学专业设置的随意性
C.社会需求对教育的影响D.大学冲破了教会的束缚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这一航行用事实证明了地圆学说,最后一片未知的大洋也被穿过了,一个真实完整的世界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一航行”的路线是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4-03-2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百校联盟2022届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大革命的领导人米拉波、罗伯斯庇尔等都从启蒙思想中吸取了力量,大革命的主题词——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宣言》中的三权分立等理论,无一不是来自启蒙思想家的理念。”这表明启蒙思想(     
A.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B.推动了法国的社会变革
C.鼓舞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D.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到18世纪,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就有小偷1万余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这可以说明(     

A.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B.科技发展阻碍社会发展
C.工业革命带来社会问题D.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共识
2024-03-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百校联盟2022届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苏联工业总产值从1928年的158亿卢布增加到1932年底的368亿卢布,国民收入从1928年的244亿卢布增加到1932年的455亿卢布,同一时期劳动生产率提高约38%。这主要是因为苏联(     

A.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B.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C.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2024-03-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百校联盟2022届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下图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     

1991-1998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额的折线图

A.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B.世界经济主导权发生转移
C.发达国家的优势已经消失D.经济全球化在不断发展
2024-03-2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百校联盟2022届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二、改错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改错题 | 适中(0.65)

16. 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1662年,戚继光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结束了葡萄牙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861—1865年,英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百校联盟2022届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中国人民以伟大的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烙印。

——据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人民斗争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

材料二   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举行了大规模的抗日救亡示威游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游行活动遭到军警镇压。次日,北平各校学生开始总罢课。16日,北平市民同学生再次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得到全国各地学生和群众支持和声援,有30多个城市相继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集会和示威游行。

——据部编八上历史教学用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生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3)上述青年学生的运动反映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2024-04-0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百校联盟2022届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了苏德战争,丘吉尔表示“任何对纳粹帝国作战的个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第二天,美国发表了支持苏联抗击法西斯的声明。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英美被迫对日宣战,德美也互相宣战。至此,美国正式参加“二战”。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据杨春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目的。

材料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浮现出两个超级大国并存的国际体系中,其中一个会很容易把另一个确认为唯一的危险敌国。而在不了解对方力量的情况下,其中一方会夸大对方的力量和危险性。更有甚者,自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以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马列主义的共产体制之间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敌对。这种不断扩张的外交、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利益冲突最终导致“冷战”的到来。

——据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上述美苏关系的变化,揭示了什么历史道理?
2024-04-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百校联盟2022届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四、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19. 读下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罗马帝国与汉朝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


(1)上图中A处的国家大秦又被称为______;B处是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______
(2)根据上图,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3-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百校联盟2022届中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改错题
1
综合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商鞅变法单题
20.65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单题
30.8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40.65洋务运动的内容单题
50.6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单题
60.85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个战场及取得胜利的战役单题
7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单题
80.65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单题
90.65“两弹一星”单题
100.65西欧大学的出现单题
110.65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单题
120.65法国大革命的经过  启蒙运动的性质与影响单题
13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单题
140.65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题
150.6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单题
二、改错题
160.65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海峡两岸的交往  南北战争的影响
三、综合题
170.65五四运动  抗日救亡运动
180.85苏德战争的爆发  日本偷袭珍珠港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美国冷战政策
四、论述题
190.65班超、对外交往(汉)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