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热搜题 八年级下册(统编)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全国 八年级 课后作业 2024-03-25 4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 1956年被称为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创造精神的一年。这一年(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
③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召开中共八大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电影《英雄儿女》、动画电影《大闹天宫》、话剧《茶馆》《龙须沟》,小说《红岩》等深受群众喜爱。这些成就的取得,直接得益于(       
A.“三个面向”的提出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一五”计划的实施D.“双百”方针的提出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A.翟志刚B.老舍C.贾平凹D.莫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5. 读下图,可知改革开放以来
A.城市缺房问题彻底解决B.农村居住环境明显好转
C.城乡居住条件得到改善D.室内设备设施大为改观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右图为漫画家国凤义于2018年在长春日报刊载的漫画《我家这四十年》。该漫画可说明(       
A.改革开放带来新的生活面貌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生活水平
C.我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D.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八年级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部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流行语(如题25表)这可以说明改革开放(       

70年代末:蜂窝煤、鸽子笼、喇叭裤、铁饭碗

80年代初期:乘车难、三大件、彩电、立体声

80年代中期:打的、商品房、易拉罐、迪斯科

A.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C.缩小了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D.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8. 如下图是我国2017年和2020年发展教育等民生事业的财政支出柱状图。它反映了我国
①教育等民生保障逐步提高
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得到解决
④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6-29更新 | 53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9. 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有2263.7亿斤。1978年粮食产量提高到6095亿斤。2014年粮食产量是12142亿斤。但由于土地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量耕地撂荒、种子问题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等原因,我国粮食安全还面临严峻挑战。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粮食已能够满足全国人民需要B.粮食增产得益于党的农村政策
C.当前农村应发展经济作物生产D.粮食增产但仍存粮食安全问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下图反映了
A.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B.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D.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2021-06-19更新 | 124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们惊讶于中国人清一色蓝、灰、军绿色的衣着,所以有了“灰蚂蚁”“蓝蚂蚁”的形容。80年代,中国人一直被忽视与压抑的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推动“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的主要因素是(       

A.三大改造B.改革开放C.港澳回归D.科技进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电影《你好,李焕英》成为2021年春节档票房冠军。片中1981年的李焕英为了购买电视出尽奇招,台电视全厂使用;现如今的电视手机下单即可送货上门,却往往沦为了年轻人玩手机的背景音乐。电视在中国家庭的地位变化反映出了(       
①“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②我国科技和制造水平不断提升
③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
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①③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新老“十大建筑”承载历史变迁

材料一   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首都建设国庆工程“十大建筑”,即人民大会堂(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故宫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即今中国国家博物馆)、革命军事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民族文化宫和民族饭店等。


材料二   1958年9月6日开始,除北京34个设计单位1万多名建筑工作者外,还邀请了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30多位建筑专家,共同进行方案创作。建筑专家、教授、工人、市民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人们对各项工程先后提出了400个方案,其中仅人民大会堂就提出了84个平面方案和189个立面方案,并结合工程对天安门广场提出了多种规划意见。

1959年2月开始,全国的建筑界精英采用非常规的“三边”工作法(边设计、边备料、边施工),在10个月内高质量地完成了从设计到竣工的全过程,创作思路基本是自由的,并不忌讳曾经遭遇过批判的大屋顶模式(如全国农业展览馆),也不拒绝西洋古典(如人民大会堂)或类似前苏联模式(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同时包含着对新结构和新形式下的中国建筑的探讨(如民族文化宫)。

——摘编自《北京“十大建筑”见证奇迹!回忆曾经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等


(1)1959年北京十大建筑的用途可分为哪几类?(说明类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1959年十大建筑迅速完成的原因。

材料三   2001年5月15日,20世纪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评选活动揭晓:国际金融大厦、中央广播电视塔、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与亚运村、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北京新世界中心(综合购物娱乐饮食商场)、新东安市场、北京恒基中心(商业区、旅馆、办公楼)、首都图书馆新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


(3)90年代十大建筑同1959年十大建筑相比,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哪些新面貌?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现代史
1,2,3,4,5,6,7,8,9,10,11,12,13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中共八大的召开  双百方针单题
20.65双百方针单题
30.85体育与卫生事业的发展单题
40.85新中国成立后文学的发展单题
50.65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60.65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70.65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80.65就业和社会保障 单题
90.65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100.65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110.65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120.65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二、综合题
130.65衣食住行的变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