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热搜题 七年级下册(统编)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全国 七年级 课后作业 2024-03-26 12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这是周杰伦根据我国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改编的中国风系列歌曲,这部巨著是(     
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所示读书摘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注重理论创新B.注重经验总结C.注重实验分析D.全面领先世界
2024-03-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热搜题 七年级下册(统编)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3. 明朝某部著作附有120多幅工艺流程图,形象地记录了纺织、冶铸等生产过程,在当时世界科技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是(     

A.《齐民要术》B.《资治通鉴》
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4. 下表整理了徐光启推广农作物和整理农书的材料(       
1607-1608将甘薯从福建引入上海,进行农业实验,成功种植,撰写《甘薯疏》,推广种植经验。
1613-1621在天津建立水稻试验田,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种植经验,撰写《北耕录》《宜垦令》等农书。
1622-1625在上海和天津的经验上,整合前期农学著作,完成《农政全书》的初稿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B.得到政府的支持
C.注重搜集文献资料D.具有实践探索精神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长城是
A.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B.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
C.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D.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2021-06-28更新 | 1840次组卷 | 54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明长城修建的目的是(     
A.防御匈奴的进攻B.防御蒙古贵族的南扰C.防御突厥的进攻D.防御鲜卑的进攻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7. 下图所示,北京城虽历经元朝、明朝的修缮演进,但城市的层级规划和对称格局始终延续。这种建筑风格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       

A.城市的建筑技术遥遥领先B.注重城市规划科学合理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念D.北京城是国际性大都市
2023-05-17更新 | 73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8.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根据帝王“身居九重”的体制所建,表现出一种帝王的威严和神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故宫(     
A.为抵御北方蒙古侵扰而建B.是世界上最宏大的皇家建筑群
C.文化价值远大于实用价值D.体现了“王权至上”的设计理念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从隋唐到明代中叶,文学体裁从诗、文扩大到词、曲、小说;文学创作的主体从士族文人到庶族文人,进而扩大到市井文人;文学的接受者也相应地扩大到市民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这主要是因为(       
A.文学范式更新B.南北文风融合C.城市经济繁荣D.审美观念改变
2022-06-08更新 | 1667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10. 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是一部以三国史实为基础的长篇历史小说。同学们阅读《三国演义》后,对比所学三国历史,形成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阅读《三国演义》,就能了解三国的真实历史
B.《三国演义》取材于史实,属于一手文献史料
C.《三国演义》是文学创作,不能帮助我们了解相关史实
D.《三国演义》有助于理解历史,但需要和真实历史相结合
2022-09-17更新 | 795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宋史·徽宗纪》: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谴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以此为原型素材演绎的长篇小说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形式多种多样。下列文学作品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杜甫《垂老别》②关汉卿《窦娥冤》③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④吴承恩《西游记》
A.①④②③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①③②④
2021-06-22更新 | 105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真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道:“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 则自不为盗。”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宋朝时期,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热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卷)

材料三   在力述“农本”的同时,他处处突出兴修水利的重要,把兴修水利作为农田建设、救荒赈济的必要前提和基本内容,把水利机械作为农器制作中最主要和最见功效的一部分。

——宋源《<农政全书>的水利经济思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贞观时期为实现“民衣食有余”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2)据材料二,概述当时农业发展的表现。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政全书)的作者和地位。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
2021-06-20更新 | 143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10,11,12,13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单题
20.65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30.6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40.6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50.65明长城单题
60.65明长城单题
70.4北京城单题
80.4北京城单题
90.4李白的诗  宋词  元曲  三国演义单题
100.85三国演义单题
110.65水浒传单题
120.65杜甫、王维和白居易的诗  宋词  元曲  西游记单题
二、综合题
130.4贞观之治  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宋)  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