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安徽 七年级 期末 2023-07-05 5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 下列我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中,有可能使用过火药武器的是( )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D.郾城之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①出现了瓦舍  ②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③发明罗盘针  ④发明火药   ⑤蔡伦发明活字印刷术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②③⑤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3. 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官方图书事业获得很大发展,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和藏书中心。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A.造纸术的发明B.印刷术的改进C.科举制的确立D.宋词的繁荣
2022-06-24更新 | 154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了有效统治全国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行省制度D.宣政院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5. 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便于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C.促进了民族大融合D.使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某同学搜集了以下有关元朝的资料,请帮他整理能够反映元朝时民族事例主题的资料。它们是(       
①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杂居相处        ②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③元朝有很多定居中国的外国人        ④契丹、女真等族同汉族融合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
7. 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蓝色花纹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制作花纹的颜料“钴蓝”由波斯商人带来,它的花纹既有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青花瓷的这些特性表明(     
A.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B.中华文明在融合外来文明中创新
C.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前列D.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绵延不断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8. 严复曾这样描述一项制度:“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这反映了该制度
A.到后期束缚了人们思想B.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C.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D.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2020-07-21更新 | 2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广东省中考终极预测(三)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9. 建筑蕴含了丰富的信息,是了解历史的渠道之一。下列两处建筑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隋唐文化,影响深远B.民族交融,和谐顺睦
C.中外交流,和平绵延D.道教文化,千年传承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长城以北的草原文化骑马、射箭、音乐、歌舞等通过长城沿线的经贸互市传到了长城南面的许多城市,传到帝都北京以及全国许多城市,长城以南的文学作品、诗歌、戏剧、文化等也通过长城沿线的开放市场传到了长城以北。材料表明长城是
A.单纯的军事防御工程B.区域间经济交往的障碍
C.连贯东西的重要商路D.文化交流的桥梁与见证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1.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根据帝王“身居九重”的体制所建,表现出一种帝王的威严和神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故宫(     
A.为抵御北方蒙古侵扰而建B.是世界上最宏大的皇家建筑群
C.文化价值远大于实用价值D.体现了“王权至上”的设计理念
选择题-单题 | 困难(0.15)
12. 列表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列表可以把同类型史实或者人物进行归纳总结。小李同学以“中国古代科学家”为主题制作了下面的知识简表,从中可以得出(     
姓名主要成就
宋应星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经验,编著《天工开物》
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编著《本草纲目》
徐光启编著《农政全书》,该书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徐霞客编著《徐霞客游记》,该书记录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尤其对丹霞地貌的考察和记述,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A.中国古代科技多居于世界前列B.科技成就大多源于实践经验
C.科技著作由政府统一组织编写D.科学家勇于创新开拓的精神
2022-08-25更新 | 87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明朝中期景泰至成化这几十年,王府庄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B.农民起义C.土地兼并D.皇室内乱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宋代程颐《代吕晦叔应诏疏》载:“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引用的名言。李自成起义中符合这一精神的措施是(       
A.均田免赋B.八股取士C.推行垦荒政策D.井田制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1644年,清朝摄政王多尔衮逼退李自成的起义军进入北京,大张旗鼓地为明朝皇帝和皇后发丧,并极力称赞那些在动乱中丧生的明朝官员。多尔袭此举的主要意图在于(       
A.尊崇明朝皇室和官僚B.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
C.树立清朝的正统地位D.瓦解农民军抵抗意志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16. 清朝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朝
A.文化专制加强B.闭关锁国政策实行
C.科举制的创立D.儒家学说地位提高
2020-07-13更新 | 821次组卷 | 23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严重威胁不同于以前的是
A.少数民族贵族的威胁
B.少数民族的分裂、叛乱
C.边疆危机
D.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土尔扈特蒙古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140多年期间,与清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使节往来。清朝政府于康熙、雍正年间曾两次派使团出使土尔扈特。可知土尔扈特“万里东归”得益于(     
A.渥巴锡英明决断B.沙俄的残酷虐待
C.中央政策的支持D.交通条件的便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这一变化适应了(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民族交融的需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示意图,该示意图探究的内容是(       
A.杂剧B.柳琴戏C.昆曲D.京剧

二、改错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改错题 | 容易(0.94)
21. 元朝设置了北庭都元帅府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该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
2023-07-0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改错题 | 容易(0.94)
22.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
改错题 | 容易(0.94)
23. 十六世纪中期,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
2023-07-0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改错题 | 容易(0.94)
24. 成书于清中期的《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
2023-07-0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三、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25. 读图,回答问题。
   
图示一反映的是____(朝)的制度,图示二中的____(机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两幅图示体现出的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是:____。
2023-07-0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清朝前期,中国仍处在典型的农耕文明时代,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后期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到清代普遍种植于全国各地,高产作物的推广,对于粮食增产有重大影响。清初荒地极多,随处可见,而到康熙末年,则大都被开垦耕种。因而耕地面积由1645年的400余万顷,增加到1724年的680余万顷。人口增长也随之加快,乾隆十四年(1749)为1亿7000万,至嘉庆十七年(1812)增加到3亿6000万。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1)请列举明朝中后期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一例。并概括材料中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佩文斋耕织图》为清代康熙年间宫廷画家所绘,共46幅,以江南农村男耕女织的生产为题材,系统描绘了粮食生产、蚕桑生产的具体操作过程,附有康熙帝的题诗,流传甚广,后雍正、乾隆两朝度摹绘、刊行。

(2)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材料中《佩文斋耕织图》是我们研究康、雍、乾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材料三:观点一:清朝前期,自康熙(1661-1721)经雍正(1722-1734)至乾隆(1735-1796)的130多年,形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又一个辉煌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甚至超越汉、唐、宋,创造了“历史奇迹”。

观点二:如果将康、雍、乾时期纵向与汉唐时期相比,无论是人民的精神风貌,还是统治者的气度胸襟均相差甚远,难以并称“盛世”;如果与同时代欧洲社会比较,无论在科学成果上还是社会发展上,康、雍、乾三朝都已逐渐被西方列强抛在后面,也难以自称“盛世”。

——摘编自李娜《“康乾盛世”再思考学术研讨会综述》


(3)史学界关于“康乾盛世”的说法存在不同的意见,你赞成哪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3-07-0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661年3月,郑成功率军二万五千人,战船三百五十艘,从金门进发。12月3日,盘踞台湾的荷兰侵略军宣布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中国人民手中。……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改台湾城为安平镇,改赤崁城为承天府,又设置天兴、万年二县,委派官吏,发展生产。还从大陆沿海招徕农民,“使教驾牛犁耙之法,播种五谷割穫之方”,使高山族人民落后耕作方法有所改进。

——摘编自詹子庆、田泽滨《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成功对台湾做出了哪些贡献?

材料二:在古代史上,在统治大一统国家的民族地区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边疆地区清廷的统治者们创新管理模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地区史实
东北在两次雅克萨之战后,中俄于1689年签订了①,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都是中国的领土。
东南1684年,设置②(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西南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③(官职),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西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④(官职)管辖巴勒喀什湖在内的新疆地区。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表的填空

材料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民族触合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的理解。
2023-07-0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8. 不同时期的中外交往在内容、方式、影响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请完成以下探究:
【元·往来融合】

材料一: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1)材料一反映出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什么场所?这一时期,经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的意大利旅行家是谁?
【明·战和并存】

材料二:抗倭斗争的胜利,解除了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长期侵扰,使社会安定下来,社会生产得以正常进行,也为明朝开放海禁创造了条件。同时,戚家军平定倭患之后,迎来了东南沿海的对外开放局面,给东亚、东南亚带来了安定的海上秩序。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2)领导戚家军平定倭患的民族英雄是谁?材料二反映出抗倭斗争的胜利对世界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三: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评价郑和远航时说:“应该特别提到,中国人从不抢掠和屠杀,与葡萄牙人、荷兰人和侵略印度洋的其他欧洲人显然不同。”这种武功对国力的贡献只能是负数,如何能不劳民伤财?其作用只是满足一下帝王们的政治虚荣心而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与“其他欧洲人”海外活动不同之处。
【清消极防御】

材料四:清政府没有将通商看做一个经济问题,没有将商品出口作为创汇的手段,更没有认识到对外经济贸易对清政府国民经济可能产生的巨大的作用,而仅仅将通商作为“天朝上国”对外夷的一种恩赐。因此,实行有限的出口配额制和严格的贸易禁运制。作为一种自发实行的消极防御手段,起到了十分有限的自我防护作用。最终,清代不仅未能防止西方列强的入侵,而且因作茧自缚使其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越来越显著。

——摘编自李文斌《从……观见清代对外经济贸易的海禁政策》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有限的出口配额制和严格的贸易禁运制”的政策名称,18世纪后半期外商只能通过哪一机构收购中国出口商品?
(5)回顾元明清三朝的对外交往,你有何感想?
2023-07-0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改错题
4
简答题
1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4火药发明与使用单题
20.4纸币的出现及作用  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单题
30.4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单题
40.85行省制度单题
50.4行省制度单题
60.65元朝民族融合单题
70.65景德镇的繁荣单题
80.4八股取士单题
90.4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单题
100.4明长城单题
110.4北京城单题
120.15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130.65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140.4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150.4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160.4文字狱单题
170.65郑成功收复台湾单题
180.65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单题
190.65杜甫、王维和白居易的诗  宋词  元曲  红楼梦单题
200.65京剧单题
二、改错题
210.94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220.94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30.94葡萄牙租占澳门
240.94红楼梦
三、简答题
25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军机处
四、综合题
260.65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明清经济的发展
270.65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设置台湾府  雅克萨之战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280.65戚继光抗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