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广东 九年级 一模 2023-04-16 15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史学热点、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根据以下史料,推断最为合理的是(     
季羡林先生认为:
古代印度《梨俱吠陀》时代所有“月亮”的梵文词都含有“兔子”这一语素。因此中国人的月中有兔的思想来自印度。
战国时期,屈原《天问》云: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竟能死了又再重生?月中黑点那是何物,是否兔子腹中藏身。)
A.古代中国月中有兔思想来自印度B.白兔在中国古代社会是祥瑞之物
C.古代印度月中有兔思想来自中国D.月中有兔可能属于中国本土文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西汉时疆域较秦逐渐开拓,郡国的设置增多。汉武帝时达到了一百多,中央直接管理就有些麻烦。于是,武帝时全国设十三部(后亦称州),设部刺史……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是为了(     
A.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B.推荐和选拔各方面人才
C.征收赋税和征发兵役、徭役D.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魏晋时期的书法继承了东汉时期书法的风格,笔画在规整的基础上显得更加美观,隶书发展得非常迅速,草书的出现,促进了其他风格书法的发展。同时,一大批书法家涌现出来,而且各具特色,如钟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魏晋时期书法艺术得以发展所依托的物质条件是(     
A.书法实用性加强B.书法流派的统一
C.竹简木牍的应用D.纸张使用的推广
2023-04-1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为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某同学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的影碟,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三国志》B.《三国演义》C.《三国》D.《三国英杰传》
2024-02-02更新 | 21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如表是《唐以后河北、浙江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表格所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北宋
河北13123
浙江332020
A.科举的影响力遍及中国南北B.江南经济发展促进文教兴盛
C.北方地区经济地位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往南转移趋势明显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宋元时期农牧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有(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B.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汉族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传播佛教文化D.党项族仿照汉字,创制西夏文字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明朝中期景泰至成化这几十年,王府庄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勋戚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B.农民起义C.土地兼并D.皇室内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1685年,清廷始开海禁。次年,仿明末“牙行”(向政府申请外贸特许经营权的贸易组织),开设“洋货行”,与洋商进行贸易。此后洋货行数目不断变化,但在广州俗称“十三行”。十三行的行商须为洋商提供住所,交易完成后,洋商限期离境。1757年,清廷将广州定为唯一的外贸商埠。清廷实施海禁的根本目的是(     
A.防范“夷”入侵B.维护封建统治
C.限制工商业发展D.保护农耕经济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带领我们进入(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2. 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一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二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A.平型关大捷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枣宜会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B.协商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
C.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D.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日本历史学家中鸣岭雄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六章“外交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中总结道:“这一章不是充分叙述朝鲜战争的地方。但是,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人印象深刻的表现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一个应予以重视的军事强国”。该总结表明(     
A.抗美援朝战争促使日本调整了对华政策
B.抗美援朝战争增强了新中国的军事实力
C.抗美援朝战争撼动了美国世界霸主地位
D.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2023-04-14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5. 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D.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B.“左倾”束缚函特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