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教育集团联盟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4-05 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陈旭麓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B.增强了社会的流动性
C.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发展D.得益于门阀士族的推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杨坚派晋王杨广南下平陈,统一南北。他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下列属于他巩固统一的举措的是(     
A.制定法律,完善三省六部制B.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C.编订户籍,统一度量衡制度D.开通大运河,便捷南北交通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秦朝和隋朝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以下关于两个朝代说法正确的是(     
A.两朝都定都长安B.都种植玉米和甘薯C.都推行科举制D.都实现制度创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唐太宗说:“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由此可见,唐太宗(     
A.虚心纳谏B.主张民族平等C.知人善任D.重视地方吏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从下面材料中可归纳出中国古代两个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增加科举考试科目,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这一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A.虚心纳谏B.轻徭薄赋C.勤俭治国D.重视科举
2024-03-18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第二十三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时间轴便于我们了解历史时序。下列历史人物属于图中①时代的是(     
A.杨坚B.赵匡胤C.李世民D.孝文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的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打击少数民族气焰
④都在思想文化方面实行高压政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学习唐朝相关内容时,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以下资料包。这个资料包文件夹最合适的名字是(     

A.繁荣的商品经济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开放的社会风气D.双向的对外交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旧唐书·崔融传》载:“天下诸津(码头),舟航所聚……千轴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它可以佐证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展B.开放的社会风气
C.多彩的文学艺术D.繁荣的商业贸易
2024-04-12更新 | 32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唐朝时期,外国商人取得入境通行证即可“往来通流,自为贸易”,同时,唐朝政府还对这些外商进行钱粮等方面的补贴,并且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由此可知唐朝(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B.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C.水陆交通异常发达D.注重对官吏的考核
2024-02-22更新 | 87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中考【抓分卷】原创模拟试卷(五)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衣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对士族门阀的代称。但到了唐朝中期,朝廷规定只有科举出身尤其是进士出身者,才可以称“衣冠户”,并且此类户口可“免一门差徭”。这一现象反映了唐朝时期(     
A.士族势力已经消亡B.社会风气的日益开放
C.科举制的影响巨大D.阻止了世家子弟入仕
2024-03-16更新 | 20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禹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