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5课 三大改造-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名校期中好题分类汇编
全国 八年级 专题练习 2024-04-29 1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 1956年,全国手工业工人代表、雕刻家杨士惠在献给毛主席的喜报信中写道:“毛主席、共产党指出了合作化的方向,给我们开辟了光明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这突出表现了
A.获得民族独立的自豪B.对人民当家作主的骄傲
C.实现公私合营的喜悦D.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
2022-06-20更新 | 2208次组卷 | 50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正式公布了由毛泽东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明确指出总路线的实质是解决所有制问题。为此,党和政府(     
A.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B.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同仁堂”是我国百年老字号,1954年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接受了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党和政府实行的创新举措是(     
A.直接没收B.走合作化道路C.国家参股D.赎买政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1956年,一名资本家这样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位资本家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
C.公私合营D.农业合作化运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023-06-14更新 | 39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数据分析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八字方针”的提出
2023-06-15更新 | 66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953年,中共中央政研室王立诚前往东北克山县调研发现:“原来贫农缺少像马、骡这样的重要生产资料,就不能按时耕作,只能等到中农地里的活忙完了,才能借中农的牲口。干活。”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A.土地改革的必要性B.发展工业的迫切性
C.农业互助的现实性D.振兴东北的艰难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956年,改造后的新企业,生产资料由政府统一调配,产品销售由政府统一安排。资本家参与劳动,按职位领取报酬,逐步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企业改造的形式(     
A.自主经营B.公私合营C.公社管理D.联产承包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1956年后,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产量超过设计能力的40%。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建立生产合作社B.实行公私合营
C.开展大跃进运动D.推行一五计划
2023-10-22更新 | 82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55年,看到几亿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对人说,他现在很高兴,甚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还高兴。因为他觉得这件事情使中国的情况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毛泽东赞赏的历史事件指的是(       
A.农民通过土改获得土地B.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C.“一五计划”进展顺利D.全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图时事漫画中有中高低三株竹笋,生动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漫画作者丰子恺以“一夜风吹一尺长”的雨后春笋寓意

A.社会主义事业将会蓬勃发展B.国民经济比例呈现严重失调
C.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贪快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共产党宣言》提出了两个“最彻底决裂”的“共产主义革命”基本原理,其中,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决裂”,是经济领域对私有制的革命。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这种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实现最底决裂”的表现是(     
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是采取1949年的全部没收,一个钱不给…还是拖十五年、十八年,由工人阶级替他们生产一部分利润,而把整个阶级逐步转过来……我们现在采取的这个方法,是经过许多的过渡步骤,经过许多的宣传教育,并且对资本家进行安排,应当说,这样的办法比较好。”“这样的办法”是(     
A.全部没收B.合作化道路C.公私合营D.阶级转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4. 在三大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B.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2023-06-18更新 | 672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下列对“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
C.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022-09-11更新 | 38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1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中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1949—1959年期间《人民日报》商业广告刊登数量中,1950年以前私营企业广告主占60%,1956年以后国营企业及公私合营企业占98%。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家(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B.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C.进行土地改革D.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7. 下图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私经济成分比例。与此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全部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国民经济调整到位
2021-06-20更新 | 1407次组卷 | 59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8. 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C.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D.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022-08-22更新 | 111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2年青海省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下表是中国1953年到1956年粮食产量的变化。这表明当时我国(     
年份1953195419551956
粮食产量(单位:亿吨)1.671.701.841.93
A.土地改革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B.公私合营开始实施,成就显菩
C.农业生产合作化促进生产的发展
D.“八字方针”经济调整基本完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苏州雷允上诵芬堂药店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开业,至今已有300多年,是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雷允上诵芬堂顺应历史潮流,实行(     
A.公私合营B.中外合资C.承包经营D.国企改革
2022-10-01更新 | 236次组卷 | 5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1953 年春,河南安阳县一个村的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进行生产。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没有见过鸡毛能上天!”。18户农民誓不向困难低头,坚持“非叫鸡毛上天不行!”他们经过一年齐心协力的苦干,实现了“鸡毛也能绕天飞”的奇迹。这说明当时(     
A.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B.土地革命初见成效
C.公私合营的效果D.包产到户改革的成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2.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土地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其中,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为显著特征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
2016-12-13更新 | 40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聊城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3. 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二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这是出于
A.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C.“大跃进”的需要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2017-09-14更新 | 632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盐城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青岛当时的工商业比较发达,因此改造起来难度也比较大。青岛市委选择规模较大、供销平衡、国家需要、资本家自愿的企业为公私合营的对象,在1954年完成了光大、新化等染织厂和德成等棉纺织厂的公私合营。青岛公私合营的顺利开展得益于(     
A.赎买政策B.成立合作社C.无偿没收D.政企分开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5. 从1952年与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的数据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19.1%1.5%0.7%71.8%6.9%
1956年32.2%53.4%7.3%7.1%趋于零
A.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B.“大跃进”改变了经济落后状况
C.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确立D.八字方针的实施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6. 在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了什么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A.实行私有制B.廉价收购C.统购包销D.赎买政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1956年新年伊始,北京市长彭真欣然宣布:“我们的首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了。”彭真市长基于怎样的史事判断北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了(       
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展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8.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请对以下推论进行判断
史实结论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的道路
A.史实错误,结论正确B.史实正确,结论错误
C.史实和结论都正确D.史实和结论都错误
2018-07-26更新 | 1178次组卷 | 5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29.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从1950年夏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占比变化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摘编自苏星《新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若“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只有数十户,最多一二百户,而人民公社则一般都在4000户以上,还有1万户的。在人民公社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废除一切私有制。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以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实施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和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述1952-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的变化。有人认为“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的两次失误,并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
(4)上述材料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谈谈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启示。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材料三   (落后的个体经济)它与社会主义的工业化之间日益暴露出很大的矛盾。这种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已日益表现出不能够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改善生活的需要,……为着进一步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党在农村中工作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善于用明白易懂而为农民所能够接受的道理和办法去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组织起来,迅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1953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指出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具体形式,被誉为是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的具体措施是什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升至2017年的827122亿元。2017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761.5万人,比1978年增长近19倍。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之后,截至2018年对宪法共进行了5次修改,推动了宪法与时俱进。

——摘编自罗平汉《伟大的改革开放》

(4)据材料四,归纳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根据所学,指出取得成就的根本保证。

材料五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5)依据材料五,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

材料六   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19796月,万里找陈云说安徽一些农村搞起了包产到户,怎么办?陈云回答:“我双手赞成。”之后,万里又同邓小平淡。邓小平说“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下去就完了,就实事求是干下去。”……到1983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近8%,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6)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安徽最早搞起包产到户的地点是哪里?后来在党中央的支持和指导下,在中国农村推行了哪一促进农业发展的具体制度?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3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8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4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单题
2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30.6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40.6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5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6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7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单题
80.6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90.6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10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单题
11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12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130.6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14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150.8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160.6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170.4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18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19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单题
200.6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21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单题
220.65人民公社化运动单题
230.8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240.6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250.8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260.8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27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280.85三大改造 单题
二、综合题
290.65土地改革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大跃进
30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十一届三中全会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