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现代史
四川 九年级 专题练习 2024-05-03 1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1953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经济领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此,我国政府(       
A.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推动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
C.提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鼓励沿海地区积极参与国际贸易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关于我国的“一五”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自1956年开始实施B.“一五”计划是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是世界上最早的五年建设计划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上述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A.一五计划的过程B.一五计划的起因
C.一五计划的结果D.一五计划的影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1953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厉行节约、紧缩开支、平衡国家预算的紧急指示》。为此,沈阳市开展了增产节约竞赛,截至9月上旬已有10多个企业展开了竞赛,其中有95个单位提出在完成1953年国家计划的基础上再为国家增产节约1万亿元的奋斗目标。这反映当时(       
A.“左”倾风潮已影响到社会生产B.政府不断修正工业化目标
C.开展节约运动支持“一五”建设D.国民经济建设的成效有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到1957年底,我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这说明新中国(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C.增强了工业基础和实力D.轻工业生产高增长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图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       )

A.大批建设人才的培养B.独立工业体系的建立
C.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D.私营商业的规模扩大
2024-01-24更新 | 25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下表是1957年我国部分经济数据统计表。该表反映出我国(  )
项目基建投资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农业总产值耕地面积
原计划427个648亿元274亿元604亿元1.2亿公顷
实际完成493个784亿元353亿元610亿元1.22亿公顷
A.工业生产水平提高
B.工业门类设置齐全,实力强劲
C.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D.“一五”计划绝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下列建设成就中不属于那个“火红的年代”的工业成就的是(     
A.鞍山钢铁公司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南京长江大桥D.沈阳飞机制造厂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下列表格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状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国家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我国工业实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超过印度
B.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基础仍然薄弱
C.抗美援朝国力消耗严重,经济衰退
D.这是我国实施土地改革的背景
选择题-单题 | 困难(0.15)
10. 1952年的钢、煤、发电量、原油、水泥、棉纱、粮食、棉花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均大幅超过1949年前的最高年产量。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70%左右,农民收入约增长30%以上。新中国上述情况的出现(     
A.得益于三大改造的完成B.是贯彻八字方针的结果
C.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基础D.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2022-06-30更新 | 176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河北省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1. 邓小平曾经就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评价道:“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是指(       
A.载人飞船B.“两弹一星”
C.高速铁路D.超级计算机
2023-05-29更新 | 19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3. 1970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被命名为(     )
A.东方红一号B.长征一号C.神舟一号D.长城一号
2023-07-27更新 | 5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4. 下列为我国原子弹研究默默无闻的工作和奉献一生的科学家是(     
A.袁隆平B.邓稼先C.钱学森D.屠呦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下列关于下图中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人物从事原子弹研究工作
B.两人推动“两弹一星”的实现
C.图2人物致力于我国航天事业
D.两人是新时代杰出的代表人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客观地认识和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两弹一星”的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1999年,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表彰了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钱学森、邓稼先等23位科学家。这里的“两弹”指的是(     
A.氢弹、导弹B.原子弹、氢弹C.核弹、导弹D.原子弹、导弹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8.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精神,八年级(2)班举办了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为主题的板报活动。对下列各时期的精神内涵、英雄人物理解正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革命精神

艰苦创业精神

改革开放精神

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

①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

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及铁人精神、②两弹一星精神等

小岗精神、改革先锋精神神、③特区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

宪法和法治精神、工匠精神、右玉精神、抗疫精神等

——整理自齐彪等《中国共产党精神及其谱系探析》

A.①红船精神内涵是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
B.②两弹一星精神的代表人物是邓稼先、翟志刚
C.③特区精神指的是同舟共济,命运与共、共克时限的天下精神
D.每个时代的精神主题,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
2022-04-26更新 | 106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9. 下表所列历史事件,集中反映了我国(       

时间

事件

1970年

我国独立研制并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1973年

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初

屠呦呦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2022年

中国形成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建设体系
A.交通领先世界B.国防实力增强C.坚持自主创新D.重视医疗发展
2023-08-30更新 | 12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0. 朝鲜战争中,无论是对于美国军方还是行政当局,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都是一个巨大诱惑。最终,美国没有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但经此一战,中国也因为受到核威胁而更坚定了发展核武器的决心。由此可知,中国发展核武器的主要原因是(       
A.尽早取得抗美援朝胜利B.遏制核大国使用核武器
C.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D.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
2023-06-21更新 | 31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1. 196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而1971年他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尼克松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常化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2023-05-29更新 | 25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2. 1971年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是(       
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3.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哪一年 (     
A.1972B.1974C.1971D.1949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4. 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哪届联合国大会上(       
A.25届B.26届C.27届D.28届
2023-05-17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战略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下列属于20世纪70年代外交战略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促成印度支那问题得以解决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23-06-14更新 | 41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6.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2758号决议。这一决议(       
A.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B.表明中日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批准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3-07-12更新 | 37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7. “今天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第一次在……大会就座……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开始参加世界这个主要的政府间组织的工作。”材料中的大会是(     
A.华盛顿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大D.亚信峰会
2023-10-20更新 | 13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8. 漫画“梅开三度”,反映了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对这幅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A.联合国因中国的重返而实现了绝对公平
B.美、日承认中国国际主导地位
C.利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
D.中国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外交
2022-07-07更新 | 27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9. 下列场景所反映的事件(       

场景一:1971年10月25日,很多非洲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大会现场欢呼,跳舞庆祝。

场景二:1971年11月15日,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首次在联合国会议大厅。记者问到心情,他放声大笑,后来有媒体称这个瞬间为“历史的大笑”。

A.使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B.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C.结束了长期的对峙,有利于中美经济发展
D.加强了中非的团结合作,扩大了国际影响
2022-04-26更新 | 27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临汾市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0. 新中国进行的积极外交活动为国家建设争取到有利的环境。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包括
①按照“一边倒”方针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②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取消其在中国特权
③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31. 2023年,四川省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是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以此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续写45年前“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这里的“伟大创造”是指(       
A.耕者有其田B.农业集体化
C.生产责任制D.西部大开发
2023-05-29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32. 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     
A.1978年B.1980年C.1982年D.1983年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3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首先从(     )开始。
A.农村B.城市C.沿海城市D.边疆地区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4. 我国农村实行改革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包括(     
A.商品化B.社会化C.专业化D.集体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5. “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材料形象说明了这一时期实行的(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土地改革
C.农业生产合作化D.人民公社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6. 1983年中央“1号文件”中有这样的评论:“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一“伟大创造”(     
A.彻底废除封建制度B.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强化了单一的公有制
2023-07-18更新 | 3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7.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材料论述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背景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实施的过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影响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意义
选择题-单题 | 困难(0.15)
38. 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31元,实际增长9.7%,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6个百分点。下图反映了1978年-1982年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9. 观察下面两幅图,这两幅图可以用来说明(     
A.农民翻身做主人B.土地经营权的变化
C.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D.土地使用权的变化
2022-06-25更新 | 631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六安第九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0. 某学者将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下表)。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
时间1949-1958年1959-1961年1962-1966年1967-1977年1978-1984年
特征蓬勃发展衰败倒退农业恢复停滞徘徊黄金时期
A.政策性质B.政策效果C.人心向背D.政策范围
2023-04-03更新 | 1105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中考模拟练习(一)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4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0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现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20.8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30.8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4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5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6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7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80.4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90.4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100.15土地改革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110.65“两弹一星”单题
120.94“两弹一星”单题
130.94“两弹一星”单题
140.94“两弹一星”单题
150.65“两弹一星”单题
160.65“两弹一星”单题
170.65“两弹一星”单题
180.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长征胜利  抗美援朝  “两弹一星”单题
190.4“两弹一星”  籼型杂交水稻  衣食住行的变迁  青蒿素的发现单题
200.4“两弹一星”单题
210.65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单题
220.9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单题
230.9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单题
240.9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单题
250.65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单题
260.65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单题
270.65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单题
280.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单题
290.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单题
300.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日内瓦会议单题
31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320.9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330.9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340.8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35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36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37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380.1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390.4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400.4土地改革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