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八下历史第6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单元测试A卷
全国 八年级 单元测试 2024-01-17 9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 1970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被命名为(     )
A.东方红一号B.长征一号C.神舟一号D.长城一号
2023-07-27更新 | 6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3. 到2021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万千米,位居世界(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4. 中国空间站,太空中最闪耀的中国星!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你知道航天员翟志刚曾在下列哪一飞船发射任务中实现了太空行走吗?(     
A.东方红一号B.神舟五号C.神舟七号D.神舟十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5. 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     
A.籼稻B.粳稻C.占城稻D.籼型杂交水稻
2023-05-27更新 | 87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以下可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电影《钱学森》B.钱学森的日记
C.图书《钱学森传》D.某同学的笔记
2023-09-08更新 | 162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汉城文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7. 在万千中国人忍饥挨饿的困难时期,袁隆平选择了躬耕稻田,经过不懈的努力,当再次被问及中国是否可能再次面临粮食危机时,他果断回答:“不可能了!”袁隆平的贡献是(       
A.以铁人志制服大庆井喷B.靠赤子心改变兰考旧貌
C.用原子弹保卫国家安全D.凭杂交稻端稳中国饭碗
2023-03-24更新 | 25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8. 2012年,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A.鲁迅B.莫言C.余秋雨D.贾平凹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9. 八年级某班同学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下面是他们拟定的实践调查项目,据此判断他们的调查主题是改革开放以来该城市(     
公园自行车道的修建
高架修建以来的交通状况
高铁修建后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
A.居住环境的变迁B.娱乐方式的变化
C.电信网络的发展D.交通设施的完善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0. 小王想给国外的杂志发篇文章,他选择的最便捷的方式应为(     
A.请人跑腿B.寄挂号信
C.特快专递D.使用互联网发电子邮件
2022-11-09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1. 如今,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的国家是(       
A.美国B.中国C.英国D.俄罗斯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2. 下列科技成果中,开启了我国飞天之旅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C.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D.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3. 下表是芜湖一位退休教师洪旭荣衣食住行的变化,决定这些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从“代购”到“网购”
从“清汤寡水”到“吃喝不愁”
从单间平房到多层小洋房
从“两个轮子”到“多种选择”
A.生活习惯B.经济发展C.网络普及D.交通便利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4. 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四号的发射,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即将全面建成。回顾历史,52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东方红一号B.神舟一号C.神舟五号D.神舟七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5. 下图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建设成就,该成就属于(     
A.国防领域B.交通领域C.医疗卫生D.通讯领域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6. “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屠呦呦的巨大贡献是(     
A.发现“青蒿素”B.发明麻醉剂C.发现青霉素D.发明维生素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7.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一成就所属领域是(       
A.文学B.农业C.原子能D.航天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8. 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搭载他的飞船是
A.东方红一号B.神舟五号
C.神舟七号D.神舟十号
2022-05-27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广西梧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9.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是
A.邓稼先B.屠呦呦C.翟志刚D.袁隆平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0. “两弹一星”指
①原子弹             ②氢弹             ③导弹             ④人造卫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021-09-23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并在岛上堂而皇之地升起了英国国旗。在1997630日的最后一分钟,英国国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710时整,中国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香港回到祖国怀抱。

材料二:1901年,清政府在战败后被迫与列强签订条约,中国的国际地位降到了最低点。70年后,197110月中国外交取得重大胜利,111日,联合国总部大厦门前第一次飘扬起五星红旗。

材料三:2008927日下午,中国航天员首次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并在太空中展示了五星红旗。20129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仪式上,五星红旗和八一军旗在中国自己的航母上飘扬。

(1)材料一中的“英军占领香港岛”与哪场战争有关?“香港回到祖国怀抱”是在哪一伟大构想的指导下实现的?
(2)材料二中涉及了哪场侵华战争?“中国外交取得重大胜利”指的是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的“首次成功完成出舱任务”是通过哪一载人飞船实现的?“中国首艘航空母舰”的名称是什么?
(4)通过三则材料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东方红一号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8年初,竺可桢、钱学森、赵九章联名向中央上书,建议开展中国的人造卫星研究,并提出了设想和计划。1958517日,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郑重宣布:“苏联和美国把人造卫星抛上了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是综合性强大的工程,技术十分复杂,中国当时并不具备发射卫星的条件。

1964年,中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中程导弹再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基本具备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能力。1965年,周恩来批示科学院提出具体方案。19658月,中央专委批准科学院的规化方案,卫星研究正式开始。196412月,国防科委正式命名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东方红一号。

1970417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进入2号发射阵地。418日,火箭与卫星开始垂直测试;419日,各分系统测试,一切准备就绪。42421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10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轨道。《东方红》的乐曲从太空传到了世界各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587月—8月间,中国科学院成立“581组”,组织协调卫星和火箭探测任务,组长钱学森,副组长赵九章、卫一清。同时,中央政治局拨专款支持中科院研制卫星,代号“581”任务。195810月,中国科学院派出以赵九章为团长的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对苏联进行了70天的考察。


(1)据材料,归纳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的主要历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研制成功的主要原因。
(2)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主要历程和成就的主要原因中,概括其凝聚的精神。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材料一   如图所示

          


            50年代的列宁装                                                         1978年皮尔·卡丹来华时                                                     新世纪的中国服装

材料二   以下是北京市城镇居民的年人均食品购买量统计表(单位:千克)

时间粮食猪肉家禽鲜瓜果鲜奶有机蔬菜
1978182.7015.971.0118.518.587.56
199882.2830.109.4667.1934.9264.9

材料三   19782017年农村发展情况表

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1397133.6
2017109331.713432.4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全国有2万多公里铁路,大部分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西北、西南只有1000多公里。仅占全国铁路的6%左右。铁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不但质量差,而且其类型杂乱。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在西北、西南地区建成宝成、青藏和北疆等十几条铁路干线,这两个地区的铁路营业里程上升到全国的24%以上。到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以上,居世界第一。各种类型的机车、车辆设备都实现了国产化,其质量、数量都不断上升。

——《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现代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仔细阅读材料三中图表数据,说说你从中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
(3)依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人们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现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两弹一星”单题
20.94“两弹一星”单题
30.94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40.94航天事业的发展单题
50.94籼型杂交水稻单题
60.65“两弹一星”单题
70.94籼型杂交水稻单题
80.94新中国成立后文学的发展单题
90.94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100.9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单题
110.94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单题
120.94航天事业的发展单题
130.94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140.94“两弹一星”单题
150.94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160.94青蒿素的发现单题
170.94航天事业的发展单题
180.94航天事业的发展单题
190.94青蒿素的发现单题
200.94“两弹一星”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航天事业的发展
220.65“两弹一星”
230.65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衣食住行的变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