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江苏 九年级 一模 2024-05-13 6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 苏州草鞋山遗址崧泽文化层内发现墓葬89座,其中大部分墓葬有数量不等的随葬品,多者25件,但有的墓仅用象征性的陶片随葬。材料表明当时(     
A.阶级分化已经出现B.进入打制石器时代
C.制陶技术领先世界D.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2024-05-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秦统一不仅体现在“尽并兼天下诸侯”,还体现在君主与地方政治联结层面上。这一“联结层面”是指(     
A.强化分封B.设立郡县C.行“推恩令”D.设置行省
2024-05-1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3. 如图为四川邛窑出土的宋代省油灯,诗人陆游赞颂此灯“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可省油之半”。材料佐证了该时期(     

        

当上方灯芯点燃,油温升高,下方的水可以降低温度,减慢油的蒸发,起到节能省油的目的。
   
A.四川地区生活富足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发明注重实践创新D.八股之风愈演愈烈
2024-05-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史书记载某历史人物“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此人物是(     
A.张骞B.玄奘C.马可·波罗D.郑和
2024-05-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如图为某同学对“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部分内容所作的导图式笔记。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甲——设西域都护B.乙——雅克萨之战
C.丙——设大都督府D.丁——设驻藏大臣
2024-05-11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如图是洛阳龙门石窟《北魏帝王出御图》(局部),图中人物的衣着均是峨冠博带、长袍宽袖,与北魏传统的小袖短袄截然不同。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统一B.重文轻武C.民族交融D.商业发展
2024-05-20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与所述内容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九国公约》
2024-05-28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1861年,苏松太道吴煦照会英、法、美三国领事:“有外国商人广运枪炮火药,赴苏售卖,使该逆多得军火,于剿捕大有关碍。”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C.维新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
2024-05-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据海关统计,1914~1918年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了14.8%~20.5%。发生这一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提倡国货抵制了列强商品倾销B.民国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D.民族工业提升了现代化水平
2024-05-28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0. 如图宣传画内容紧跟时代主题。据此判断,该作品文字说明“____”处是(     

A.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B.巩固国防,支持志愿军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024-05-1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一起,确立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始B.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C.社会主义建设艰苦探索的启航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传承
2024-05-11更新 | 9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如图为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中“和平外交”与“和平共处”的使用频率图。其中使用频率出现较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2024-05-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1901年,一支法国考古队在古埃兰王国的首都苏撒城发现了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石柱的下半段刻满了楔形文字,据考证为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一考古发现位于(     

A.①B.②C.③D.④
2024-06-04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4. 1170年《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的特许状》中提到:“将林肯城人民在英王爱德华、威廉与亨利时代所享有之自由、习惯与法律赐予彼等。”该材料反映的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B.西欧封君封臣制C.城市的自由自治D.大学的自治地位
2024-05-13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