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广东 九年级 二模 2024-05-18 29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华夏民族是从单一民族发展而来的
B.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民族
C.黄帝、炎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华夏民族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中逐渐形成的
2024-06-06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丝路商贸活动可谓奇货可点,令人眼花缭乱,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应有尽有,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随商贸进入的更是不胜枚举。”这表明丝绸之路的开通(     
A.有利于两汉时期科技的发展B.推动了东西方贸易发展
C.加快了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D.有利于民族交融与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有学者认为,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以后由海外引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这反映出(     
A.中国古代人民心态封闭保守B.中国古代农业有兼容并包的传统
C.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D.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2024-05-31更新 | 220次组卷 | 37卷引用:历史-(山东济南卷)【试题猜想】2021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唐朝时期,东亚国家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以下事件中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有(     
A.中国古代国人心态保守封闭B.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兼收并蓄
C.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D.日本派“遣唐使”和郑和下西洋
2024-06-06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       

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

元朝由宣政院统辖西藏

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君主专制的建立与强化
C.兼容并包的社会新风貌D.西北边疆的巩固措施
2024-04-11更新 | 22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胡适称这场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并断言其有四重目的: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这场运动”是(     
A.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C.二次革命D.武昌起义
2024-03-27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中考导向总复习模拟(二)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   “辛亥革命为贰仟叁佰壹拾二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由此推断,“分界线”区分了(     
A.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B.君主专制制度与民主共和制度
C.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D.半殖民地国家与民族独立国家
2024-06-06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下面是 1920 年《新青年》中的社会调查文章篇名表(部分),据此可知 (     
作者篇名作者篇名
陈独秀《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李崑《无锡各工厂劳动调查表》
记者《香港罢工纪略》李幽影《北京劳动状况》
莫如《南京劳动状况》李次山《上海劳动状况》
无我《唐山劳动状况(一)》李少穆《皖豫鄂浙冶铁工人状况》
高君宇《山西劳动状况》马伯援《湖北河南间底风俗》
《长沙劳动状况》学生《武昌五局工人状况表》
A.工人阶级力量得以迅速壮大B.马克思主义已经广泛传播
C.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D.民族工业蓬勃发展
2024-06-06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图所示年代尺的标题应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C.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D.开创了井冈山革命道路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下面为抗日战争时期将士们的家书。它们共同见证了(       
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1934年吉鸿昌
殊不知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1937年蔡炳炎
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故常处境危难,心神亦觉泰焉。——1937年谢晋元
二月间我们全处在反扫荡中,敌人的残酷仍然如故。——1941年左权(八路军副总参谋长)
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B.正面战场同仇敌忾C.中华民族浴血奋战D.抗战胜利举国同庆
2024-03-24更新 | 22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某校历史社团开展“看电影学历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如图是九年级(1)班同学观看的三部电影,它们共同反映了(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B.国民大革命的历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D.人民解放战争历程
2024-05-21更新 | 162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江苏南京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D.设立经济特区
2024-06-03更新 | 124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以下两幅图反映的军事行动,其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国家主权B.反对外来侵略C.争取民族独立D.反对霸权主义
2024-06-06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古代亚非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表明(       
A.古典文化不断复兴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成就极其相似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小历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汇报时,展示了如图所示内容。由此可见,他研究的主题是(     

A.王权与神权的斗争B.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
C.中世纪庄园的兴衰D.西欧忠君思想的传播
2024-05-16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江苏南京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材料一“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
材料二“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
B.殖民掠夺客观上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C.奴隶制度严重阻碍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D.殖民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024-04-10更新 | 8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惊叹道:“1945年到1960年期间,至少40个国家和8亿人口反抗过殖民主义,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亚洲和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欧洲关系的改变,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最有力表现。”该史实应纳入的主题是(     
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格局的演变D.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表中②处是我国古代哪一盛世局面?这一盛世局面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材料二   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因此他注重农桑,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繁荣起来。明初,朱元璋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清初统治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等

(2)材料二中,历代统治者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共同态度?结果如何?

材料三:

时期张謇与大生纱厂
1886年张謇产生了“中国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的思想。
1895-1899年张謇对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内地设厂深表忧虑,因此主张:劝工惠商振兴实业。大生纱厂于1895 年开始筹建,到1899年正式投产,并逐渐站稳了脚跟。其间多遇资金和原料问题,经多方筹措、运转,苦心经营得以解决。
20世纪大生集团成为以棉纺织业为核心的综合性大企业;张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个实业大王”
20年代初大生一厂和二厂都出现严重亏损。
1922-1928年大生集团由于资不抵债,被迫清资偿债。此后,各企业的经营实权已落入江浙财团代理人之手。

——摘编自汪圣云《张謇与大生纱厂的兴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为什么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 20 年代初大生集团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以迅速发展?

材料四:

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 年1397133.6
1990 年7662.1686.3
2000 年24915.82282.1
2017 年109331.713432.4
2021年147013.418930.9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出现如此变化的原因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024-06-06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19.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改善民生】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写出图一典籍的作者和图二典籍的成书朝代。

【科技助力壮举】

材料二

中国世界
事件郑和下西洋
时间1405-1433 年15 世纪末-16 世纪 20 年代
代表人物郑和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2)将材料二中★补充完整。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为材料二中的事件提供了助力?

【科技改变世界】

材料三   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马车、木船;19 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行时可以坐火车。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主要生活在农村;19世纪末 20 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了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在诺曼底则达 90%)。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3)依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科技成就梦想】

材料四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摘自《光明日报》2021年9月28日)

(4)根据四则材料,结合所学,围绕“科技与复兴”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   
2024-06-06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7
综合题
1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炎帝与黄帝单题
20.65陆上丝绸之路单题
30.65陆上丝绸之路  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40.65国际大都会长安  遣唐使单题
50.65陆上丝绸之路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清朝设置台湾府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单题
60.65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单题
70.65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五四运动单题
80.6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单题
90.65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单题
100.85国共合作抗日的两个战场及取得胜利的战役单题
11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单题
120.65经济特区的建立单题
130.65郑成功收复台湾  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单题
140.65青铜器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哈拉帕文明单题
150.65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罗马教皇统治  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单题
160.65教皇子午线和三角贸易单题
170.65印度的独立与发展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兴起单题
二、综合题
180.4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开元盛世
三、论述题
190.65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