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武威十五中联片教研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甘肃 九年级 三模 2024-06-10 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和蚩尤B.炎帝和蚩尤C.黄帝和炎帝D.尧、舜、禹
2023-06-29更新 | 774次组卷 | 5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土桥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 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2020-07-15更新 | 900次组卷 | 54卷引用:重庆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B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3.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丹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
A.沿用禅让制B.实行分封制
C.建立郡县制D.实行行省制
2022-06-20更新 | 939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2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西北少数民族生产的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这一现象反映了(     
A.佛教传入影响社会风尚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B.促进民贞观之治C.巩固了封建统治D.结束了分裂局面
2024-04-29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武威十五中联片教研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B.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2023-06-20更新 | 111次组卷 | 100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李家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康熙时,清政府明令禁止与南洋各国的贸易。雍正时,清政府规定“闽、粤洋船出入,总在厦门、虎门守泊,嗣后别处口岸,概行严禁”。乾隆时,清政府宣布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对上述清政府的规定,解读错误的是(     
A.对西方殖民者侵略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
B.阻碍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科技文化的交流
C.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D.完全禁止与海外各国的贸易和人员往来
2024-04-09更新 | 7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史学界将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指(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3-06-14更新 | 74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史载:轮船招商局初期仅有轮船三艘,1876年增至十二艘,洋商大起嫉忌,旗昌、怡和、太古等外国航运公司纷纷跌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洋务运动
A.对外国资本入侵有一定的抵御作用
B.使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C.使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022-06-29更新 | 926次组卷 | 33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不是偶然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又复杂,迫切需要坚强的领导力量。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主要是由于
A.革命形势的发展需求B.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C.共产国际的强力推动D.民族危机加深的结果
2021-05-07更新 | 110次组卷 | 15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945年的)这次大会是关系全中国4.5亿人民命运的一次大会……我们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外一种黑暗的前途和黑暗的命运。”这次会议(       
A.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B.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D.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奋斗方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