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辽宁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4-05-25 10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史学热点、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古圣先贤的思想言论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下列诸子百家人物言论的共同出发点是(     
言论人物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
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A.稳定秩序B.顺应自然C.选贤与能D.以民为本
2024-05-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下图为某历史书籍目录(节选)。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排的课本剧中的两个场景,据此判断,与此剧相关的历史史事是(     
场景1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到唐朝游学的日本僧人荣睿和普照,准备邀请一位中国的高僧到日本弘扬佛法,专程从长安赶到扬州大明寺拜访中国高僧。
场景2     中国高僧接受邀约,决定东渡日本。其他僧人顾虑海路航行十分艰险,高僧却毅然表示:“为传佛法,何惜身命!”
A.张骞通西域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两晋南北朝时,寒素出身官吏在整个官僚阶层中所占的比重为14.7%;唐代时,这一比重为21.5%;到宋朝时,这一比重已达到46.1%。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的强化B.科举制度的发展
C.重文轻武的实行D.教育水平的提高
2024-05-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下列图文材料共同反映了宋代(     

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
(都城临安)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

A.商业贸易繁荣B.城市人口增加
C.都市生活丰富D.科技文化先进
2024-06-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某同学在历史学习时搜集整理了如下资料,其学习的主题是(     
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成立东厂,作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康熙年间设立南书房,直接听命于皇帝
雍正年间设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A.思想控制的加强B.地方权力的削弱
C.监察体系的完善D.君主专制的强化
2024-05-2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研究“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可信度最高的材料是(     
A.老照片《民国时期的上海街景》B.电视剧《大宅门》
C.研究著作《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D.《民国名人回忆录》
2024-06-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下图生动地再现了我国1954年宪法起草的场景(部分)。据此可知,1954年宪法(     

A.总结近代立宪经验B.真正反映人民意志
C.借鉴西方法制思想D.修订程序较为复杂
2024-06-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这在人类政治实践中是一个创举,它改变了历史上但凡收复失地都要兵戎相见、大动干戈的所谓“定式”。这里的“创举”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方针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构想
2024-05-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A.东西方文明起源B.古代文明多元发展
C.文明交流与互动D.冲突破坏文明交流
2024-05-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面是某同学做的课堂笔记,据此可以了解(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达尔文《物种起源》——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一场伟大革命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再现了19世纪早期的社会图景
托尔斯泰《复活》等——作者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突出成就
B.自然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中的作用
C.文学巨匠在社会发展中的成就
D.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中的决定性作用
2024-05-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下图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的宣传画,技术工人正在设计机械仪器的图纸,背景则为工厂、机车、轮船等。这反映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A.优先发展重工业B.片面追求速度
C.兼顾计划与市场D.忽视农民利益
2024-06-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下表是部分中国学者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相关观点。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学者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观点
朱贵生产生这次战争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制度,而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策是帝国主义政策
吴友法法西斯的兴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根本的原因
罗荣渠西方国家领导人在二战前对法西斯国家所采取的绥靖政策导致了二战
赖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的争夺性与称霸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A.二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B.二战推动新的世界格局产生
C.二战的爆发是可以避免的D.二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2024-06-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甘地领导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万隆会议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C.1962年,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
D.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2024-05-2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世界贸易组织自成立以来,世界贸易额以美元计算增长近3倍,实际贸易额增长2.7倍。这远远超过了同期全球GDP 增长的两倍。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A.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B.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
C.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D.解决了国际贸易争端
2024-05-2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16. 某历史社团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为主题制作电子信息报,请你参与完成。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文字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摘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插图

图1 《北魏帝王出御图》

图2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简介:出自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图中人物以孝文帝为中心,前拥后簇,都穿着长袍宽袖的汉族服装简介: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

图3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备茶图》

图4 达赖金印   班禅金印
时代背景:契丹人仿效中原人饮茶。宋人以茶叶、盐、铁、丝绸和各种器物,来换取契丹的牲畜、毛皮等土产。茶文化成为辽朝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简介:清政府赐予达赖、班禅金印


(1)根据“文字”板块,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2)请你从“插图”中任选一幅图,说明其承载的历史价值。并分析与该图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影响。
(3)综合上述内容,分析中国古代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因素。
2024-05-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某教师在组织复习中国近代史时,设计了如下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绘制结构示意图】

(1)结合所学知识,将结构图空白处的史事补充完整。

【阅读名著目录】

白寿彝著《中国通史》目录(部分)

代史前编(1840—1919年)
乙编 综述
……
第十四章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
和清皇朝的灭亡
第十五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第十六章 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近代史后编(1919—1949 年)
乙编 综述
……
第五章 国民党南京政权独裁统治的确立
第六章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对中国出路
问题的反思与探索
……
第十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

(2)阅读目录,任意列举一项可以出现在近代史前编第十六章的史事,并简要说明理由。再列举一项近代史后编第十五章后会出现的史事。
(3)综合上述内容,归纳近代中国的主要历史任务。
2024-05-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综合题 | 较易(0.85)
18. 某班同学围绕“在身边发现历史”展开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问题。

活动一 【走进红色旅游景区】

线路1
不忘国耻
英勇抗战
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抚顺市三块石革命文物片
区—本溪市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本溪市抗联第一路军西征会议遗
址—本溪市桓仁县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大连市旅顺口区苏军烈士
陵园、苏军烈士纪念塔
线路2
辽沈枪声
解放号角
辽宁省沈阳市秀水河子战役纪念馆—锦州市辽沈战役纪念馆—解放锦
州烈士陵园—凌海市牤牛屯村(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
所在地)—葫芦岛市塔山阻击战纪念馆—锦州市黑山阻击战纪念馆
线路3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辽宁省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市鸭
绿江断桥景区—丹东市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青椅山机场旧址—吉林省
集安市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

(1)请任选一条旅游线路,仿照示例,结合所学知识,为其简要撰写一份导游词。

【示例】选择线路1。导游词: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次日占领沈阳,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此后,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实施殖民统治。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付出巨大牺牲。这条红色旅游线路,警示我们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活动二 【挖掘邮票沉淀的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介绍两枚邮票反映的共同历史事件。(要求:标注事件名称,并从目的、结果两个角度作答)

活动三 【捕捉口述史中的记忆】

1978年,(铁岭市西丰县)成平公社铜台大队王雨林最先搞起了包产到户,过去连续八年的“三靠队”,一下子解决了温饱问题。1980年底,县委决定推广铜台的经验,在全县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这一年全县粮食产量由长期徘徊在2亿多斤猛增到3.6亿斤……1988年,我们进一步深化了企业改革工作,使企业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同时,我们进行了企业改革的大胆尝试,积极推行企业股份制,组建企业集团等。

——摘编自曲青山、吴德刚《改革开放口述史》(地方卷·第二辑)

(3)根据材料,概括“包产到户”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
(4)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学习和了解历史的途径?
2024-05-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19. 以下是某班同学围绕“感知现代化”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参与完成。

展板一 【科技展览——感知现代化成果】

(1)下面是一组同学搜集到的我们生活中能够可触可感的现代化科技成果,请你再补充两例,使展板内容更丰富。

       

展板二 【国别简史——了解西方现代化历程】

英国          美国            法国        俄国        日本
(2)从以下几个国家中任选其一,介绍其实现现代化的大致发展历程。

【分析论证——鉴中西方现代化不同】

(3)阅读下面材料,围绕“中西方现代化”,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中国现代化西方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人口体量相对较小的现代化   
·两极分化的现代化
·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
·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化
·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
2024-05-2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史学热点、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10,16
2
中国近代史
3
史学热点
4
中国现代史
5
世界古代史
6
世界近代史
7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孔子  老子  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单题
20.85三国鼎立的形成  西晋的兴亡  少数民族的内迁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单题
30.65鉴真东渡单题
40.85科举制的完善(唐)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50.65宋代商业单题
60.6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军机处单题
70.65社会习俗的变化  史学理论单题
8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单题
90.65“一国两制”的构想单题
100.65陆上丝绸之路  罗马共和国和帝国  穆罕默德与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亚历山大帝国单题
110.65著名科学家——牛顿的贡献及影响  著名科学家——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近代文学——托尔斯泰  近代文学——巴尔扎克、雨果单题
120.85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题
130.6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单题
140.65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  史学理论单题
150.65世界贸易组织单题
二、综合题
160.85炎帝与黄帝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唐与吐蕃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170.65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的影响  五四运动  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180.85辽沈战役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的改革
19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