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江苏 七年级 期中 2024-05-23 6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元史·地理志》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都)不逮(及)元。”为管理台湾地区,元朝设置了(       
A.西域都护B.北庭都元帅府C.澎湖巡检司D.台湾府
2023-10-13更新 | 563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 有一位年轻将领,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建立了一支由农民和矿工组成的军队,并创造了“鸳鸯阵”。他率军英勇作战,为东南沿海倭患的基本解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位将领是(       
A.岳飞B.文天祥C.戚继光D.郑成功
2023-09-23更新 | 615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反映了(       

   

A.都市文化生活B.商业发展规模C.海外贸易状况D.经济重心南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宋室对统兵将帅的猜忌,始终不解。所信用者大都才调平庸,不足制敌。统兵大员,也多用文官,以没有战阵经历的文人主持军事,自然败事者居多。这反映出宋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B.重文轻武C.闭关锁国D.文化专制
2023-09-23更新 | 100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他是一位农民起义军领袖、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建立大顺政权,猜猜他是谁?这是一位教师在某节历史课上设计的课前导入语。这位教师描述的“他”应该是(     
A.李自成B.张献忠C.高迎祥D.努尔哈赤
2024-05-2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运用历史表格能够有效的对历史知识加深记忆理解。下表是一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     
战果在台州九战九捷,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性质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伟大的民族英雄
A.胡宗宪B.戚继光C.张骞D.俞大猷
2024-05-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该史学著作是(     
A.《史记》B.《后汉书》C.《旧唐书》D.《资治通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蒙古族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洋的描述:“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结束这一局面的事件是(     
A.朱温建立政权B.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
C.元朝统一全国D.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2024-05-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单元主题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结构与框架。某同学在进行某一单元复习时整理出下列不同朝代的部分典型图片资料。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主题应该是(     

辽墓壁画《契丹人饮马图》

宋《清明上河图》(局部)

西夏货币

大金得胜陀项碑

元忽必烈像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024-05-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下列示意图直观呈现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漫长过程,与图中③处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A.隋唐时期B.北宋时期C.南宋时期D.明清时期
2024-05-2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是(     
A.交子B.会子C.关子D.汇票
2024-05-2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下列少数民族首领与民族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A.耶律阿保机—女真族B.元昊—党项族
C.完颜阿骨打—契丹族D.忽必烈—藏族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材料中的所说的是哪一官职的职权和作用
A.宰相
B.通判
C.转运使
D.知州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4.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其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这一王朝是(  )
A.夏朝B.西周C.元朝D.明朝
2023-11-11更新 | 50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如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河南151621
江苏781749
A.南方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B.选官制度逐渐的失效
C.中原地区的经济持续衰退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2024-05-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一个政权核心的内斗及官僚群体的贪腐和不作为是自取灭亡,也是这个政权瓦解的前兆。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政治腐败B.自然灾害C.皇帝无能D.农民起义
2024-06-10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8. 宋代都市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开封城内专供市民娱乐的场所是(     
A.草市B.夜市C.瓦子D.坊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如下图所示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繁荣与开放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巩固和发展
2024-05-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0. 如图是“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板。它不仅标明铺号,而且以白兔为商品标识,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它出现在(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2023-08-05更新 | 588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1. 写读书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图是一同学自学某朝代经济发展的笔记,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朝代是(   
①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③朝廷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2022-09-19更新 | 71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2.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下图所示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2023-06-20更新 | 26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3. 宋代农书所述土壤改良方法比较系统、全面,除水利改良(修筑陂塘等)、生物改良(秸秆还田等)、耕作改良(薄耘、轮作等)外,还强调“用粪犹用药”,以使地力“常新壮”。这表明,宋代(       
A.变法成效显著B.人力严重不足C.农业技术先进D.耕地面积扩大
2023-06-29更新 | 173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4. 据记载,郑和第三次返航时“附古里(今印度地区)等十九国贡使来朝”;第五次出航“送摩骨都束(今非洲地区)等十五国贡使返国”。由此可见郑和远航(       
A.目的是接送外国使臣B.到达了西欧的国家
C.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D.密切了与海外联系
2023-07-02更新 | 56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历史真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玄奘西行,研习佛法,带回大量佛经;鉴真历经磨难,东渡弘法。他们的行动见证了盛唐的博大胸怀和高度自信,谱写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动人篇章。

——摘编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下

材料二   

——据《中国科学技术史稿(宋元时期)》编制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中外交往的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代对外政策。
(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国影响世界的科技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对世界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唐宋元时期中外交往的特点。
综合题 | 较难(0.4)
名校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民族交融进程(部分)

朝代内容
北魏拓跋宏推行汉化改革,鲜卑人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贵族联姻。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360卷经典、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明朝长城附近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辽、宋、夏、金时期,随着北方人口不断南迁,福建人口由唐朝安史之乱以前的几十万人口,至南宋上升到四百多万,福建形成汉人与南方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再加上福建优越的地理位置,海外贸易兴盛,时人评价福建“昔瓯越(注:指中国东部沿海一带的古民族)险远之地,今为东南全盛之邦”,成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地区之一。

——摘编自刘晓平等《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发展在历史上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时促进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并概括民族交融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简述宋代福建经济发展的原因,并说明宋代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其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共同作用。
综合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7. 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有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丝绸之路”为沿途地区的社会交往提供了通道。盛唐时期的长安,中西文化交融。如图是陕西西安出土的《唐骑驼乐舞三彩俑》,骆驼昂首挺立,中间一胡人跳舞,其余四人围坐演奏胡乐。

——摘编自《剑桥插图中国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盛唐时期长安社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

材料四 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4)根据材料四,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2021-07-16更新 | 114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荆楚之地,饭稻羹鱼”“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南米北面,北方饺子南方鱼。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等

材料二

——摘编自李万健《中国古代印刷术》

材料三   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总是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接触与交换,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1)根据材料一,比较概括古代中国南北方饮食文化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3)运用两个中国古代的史实,证明材料三的观点。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4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单题
20.65戚继光抗倭单题
30.65元曲单题
4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50.65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60.65戚继光抗倭单题
70.65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单题
80.65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单题
9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10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110.85纸币的出现及作用单题
120.85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3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40.85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15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160.65明灭亡和满清兴起单题
170.65元朝商业和中外交往单题
180.85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单题
19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宋金和议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200.65宋代商业单题
210.65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宋)  海外贸易的兴盛(宋)  纸币的出现及作用单题
220.65行省制度单题
230.65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宋)单题
240.65郑和下西洋单题
二、综合题
250.65火药发明与使用
260.4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唐朝的民族政策  经济重心南移
270.4陆上丝绸之路  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
280.65张骞通西域  玄奘西游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