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新疆部分学校中考素养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新疆 九年级 三模 2024-05-27 10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史学热点、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我国考古学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这种木构建筑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建造这一建筑的先民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良渚人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中医药学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成就。以下是传统医药学专题知识示意图,图中①处应填写(       

A.王羲之与《兰亭集序》B.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C.罗贯中与《三国演义》D.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截止2024年,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已扩展至17个省市区的26个地区。中国货币变革史,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情况。我国早期纸币的出现,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A.人口不断增长B.商品经济繁荣
C.民族交流交融D.文化繁荣多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记录课堂笔记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如图是小丽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空白处应该为(       

A.中央集权的加强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民族政权的并立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疆部分学校中考素养第三次检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丁汝昌等人物事迹所反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       
A.维护祖国统一和边疆安定B.秉持艰苦奋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C.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D.奉行上下求索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此文主要阐述洋务运动的(       
A.背景B.内容C.结果D.影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孙中山先生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的血液。”为挽救堕落中的国民党,孙中山先生采取的举措是(       
A.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B.发起护国战争
C.争取与中国共产党合作D.宣布誓师北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结论则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40年,八路军总部组织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B.1945年,中共七大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C.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D.1949年,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流行语是民众的“口头禅”,承载着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强国有我、5G、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垃圾分类、人工智能、ChatGPT、新质生产力……”以上流行语出现在(       
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下图为两种不同形式的“金字塔”,对其蕴含的共同历史信息解读恰当的是(       

A.体现了高超的建筑艺术B.是各自政治制度的缩影
C.反映了至高无上的王权D.代表了大河文明最高成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最初,领主在某一年偶然不需要一项劳役,就征收一便士或半便士,以代替次或一天的劳役。之后,领主逐渐习惯每年征收定额的现金,以取代一定项目的劳役……但仍保留随时恢复劳役的权利。最后,双方达成协定,允诺农民支付定额的现金,以取代一切劳役。”该材料体现了(       
A.欧洲封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制度崩溃B.西欧庄园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劳役地租
C.领主与农民间完全没有人身依附关系D.封建庄园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中强调:“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的分开,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三国的革命”所呈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D.工业化国家社会变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1870年,洛克菲勒开始组建垄断组织——美孚石油公司。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A.推动了蒸汽时代的到来B.推动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C.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D.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的需求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相比,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下列各项表述中,能反映这一新特点的是(       
A.民族资产阶级取得对运动的领导权B.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C.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D.封建王公领导人民起义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5. 据《荣耀与梦想》一书记载: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的美苏贸易公司,平均每天收到350份要求移居苏联的申请书,有一次该公司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到达10万人之多,包括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B.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建设
C.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D.美国为应对危机采取新政实施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16. 建构时空观念是初中阶段通过历史学习而具备的基本素养。阅读时间轴,回答问题。

(1)写出西汉正式管理西域的机构及序号②的内容,图二体现了清政府在新疆地区实行了怎样的政策?
(2)综上所述,概括图示内容所反映主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历史的路,既是回望,更是前行。它提醒我们,时光流转中,真挚情感与不朽精神永照人间征程。

材料一

材料二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再绵延至欧洲。

——摘编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新崛起的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摘编自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三   各国不能身体进入21世纪,脑袋还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要以相互尊重超越恃强凌弱,以公平正义超越霸凌霸道,以合作共赢超越以邻为壑,对近代以来的权力政治观念予以扬弃,走出一条国与国交往的新路。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

(1)结合所学知识,图一描绘了什么场景?谈谈它与图二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2)请根据材料概括丝绸之路功能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两例史事。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21世纪应该走出一条怎样的“国与国交往的新路”。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某班级同学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学习。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识图明义,叙述过程
同学们根据收集到的研究材料,绘制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过程示意图:

【探究二】注重时序,归纳观点
同学们列表归纳了毛泽东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主要著作或观点:

时间

著作或观点

19272

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认为农民是农村革命运动的中坚

192810

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认为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19301

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过建立和发展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来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

1938

撰写《论持久战》,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

……

【探究三】依托教材,建构知识体系

(1)根据示意图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什么条件?
(2)根据探究二,指出1927年2月毛泽东针对中国革命现状提出了什么论断?结合所学知识,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造了怎样的局面?
(3)根据探究三,概括此探究的标题。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认识?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19. 大单元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的基本要求,旨在通过整合相关历史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知识结构,并促进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某班同学开展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相关单元学习,整理了如下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大事年表节选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大事年表节选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1955   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1967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世纪80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1984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9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   香港回归祖国
200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   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完成出舱任务
2022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2   埃及爆发革命
1955   万隆会议召开、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67   欧共体成立
197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世纪80年代后期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9   东欧剧变
1991   苏联解体
1993   欧洲联盟成立
1995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200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0   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2
根据上述大事年表提炼观点,并选择其中跨单元的至少三个历史事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史学热点、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综合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5,6,7,8,18
3
史学热点
4
中国现代史
5
世界古代史
6
世界近代史
7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河姆渡人单题
20.85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单题
30.65纸币的出现及作用单题
40.65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单题
50.65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的经过  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单题
60.85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单题
70.65国民党一大单题
80.65中共七大  史学理论单题
90.6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题
100.65古埃及  种姓制度单题
110.65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单题
12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独立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单题
13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单题
140.65印度民族大起义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单题
150.4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单题
二、综合题
160.85张骞通西域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70.65陆上丝绸之路  唐与吐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开始标志
180.6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论述题
190.65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