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河南 九年级 二模 2024-05-24 1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距今5000年左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下列考古发现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河南舞阳贾湖遗址B.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C.陕西西安半坡遗址D.浙江良渚遗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A.寺院建筑的中国本土化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C.文化传播者的坚强意志D.绘画与雕塑艺术的精湛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公元前12世纪末,周代通过将周王子和王室成员分封到黄河下游地区,作为封建领主,以统治此前敌人所据之地,这个驻防体系从而建立起来了。材料中的“驻防体系”是指(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度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周王朝对礼器的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然而,河南新郑的郑韩故城出土的青铜器九鼎八簋(如下图),却属于春秋时期的郑国所有。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青铜冶铸技术精湛
C.诸侯众多,等级森严D.分封制彻底瓦解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 从后来的历史看,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诸王国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对中国后来的民族统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与这一评价有关的是(     
A.百家争鸣的兴起B.秦始皇统一文字
C.商鞅变法的推行D.汉武帝罢黜百家
2024-05-24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他通过天文观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他还创制了《大明历》。这里的“他”是(     
A.刘徽B.祖冲之C.宋应星D.徐光启
2024-05-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北宋前期,国子监是中央唯一的官办学校,一度改称国子学,招收学生很少……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央与地方各类官学在籍学生167622人,办学规模空前。材料表明北宋(     
A.市民阶层壮大B.海外贸易兴盛C.民族交往频繁D.文化教育发展
2024-05-2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阅读下表,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旧税率(%)新税率(%)
棉花24.195.56
棉纱13.385.56
斜纹布14.925.56
A.《南京条约》的签订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破产
C.《北京条约》的签订D.洋务运动的开展
2024-05-2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把“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进行阐发的是(     
A.《时务报》B.《国闻报》C.《新青年》D.《民报》
2024-05-2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从1895至1913年,中国至少又有136家外资制造业和采矿企业建立,它们创办时的资本投资额都超过十万元。这主要是由于(     
A.《资政新篇》的颁行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实业救国”的提出D.中华民国的创建
2024-05-2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这首民谣反映的事件是(     
A.中央红军长征胜利B.井冈山会师
C.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2024-05-2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下图为1921年上海电话局的女话务员。这表明近代中国(     

A.电话成为人们通信的主要方式B.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提高
C.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D.社会劳动力出现了严重的匮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