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初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历史、道德与法治试卷-初中历史
甘肃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4-05-25 3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热点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中国古代有女娲制作笙簧、伏羲发明渔网、黄帝缝制衣裳等神话性质的传说。这些传说(     
A.缺乏历史研究的价值B.蕴含了先民的劳动精神
C.证实三皇五帝真实存在D.比出土文物的研究价值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考古学家根据掌握的资料整理出下图算式,这些算式的出现源自秦朝(     

A.建立郡县制B.统一车轨C.统一度量衡D.统一货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A.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
B.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C.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
D.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敦煌市,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唐朝前期,敦煌地区不仅有西域商人的聚落,沿途还有不少供过往商人打尖住店的驿站。城内店肆林立,出现了“兴胡之旅,岁月相继”的景象。这说明当时的敦煌(     
A.商业贸易发达B.战略位置很重要
C.文化繁荣兴盛D.是北方经济中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下图为《国史十六讲》一书的目录节选,推测该书第十四讲可能讲到的内容是(     

A.蒙古灭金B.马可·波罗来华C.朱元璋强化皇权D.郑和下西洋
2024-05-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初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历史、道德与法治试卷-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被英国的暴力所打破时,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被英国的暴力所打破”带来的影响是使中国(     
A.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被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D.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立足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某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城市,通过研学形式讲述红色故事,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党爱国情怀。选定的以下城市与研学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①武昌——军旗升起的地方                  ②井冈山——红军的摇篮
③嘉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遵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大公报》载文说:“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中……(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中日战争爆发B.抗日战争爆发C.辛亥革命D.解放战争的胜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到:“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会议(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D.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下图所示纪念馆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分田到户开启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航程,揭开了我国农村发展的新篇章。要参观这一纪念馆应该去(     

A.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B.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
C.四川省广汉市向阳乡D.广东省深圳市上沙村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1.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在一道炫目的光芒闪过之后,新疆罗布泊升起了中国自己的蘑菇云。次日,美国的一家通讯社惊呼:“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由以上材料可见,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打破了西方有核大国的核垄断B.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C.加速了中国军事装备的现代化D.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还有很多奇特生物,如身形庞大的陆龟、独一无二的热带企鹅⋯⋯”达尔文将其——记录下来,经过多年观察、研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书中系统阐释了(     
A.基督教的兴起B.电磁感应现象C.万有引力定律D.生物进化论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1914年后,所有参战国都干涉经济生活,参与调节和组织工作。国际贷款业务由此从私人转到国家手上,成为政治筹码。由此可见,一战期间参战国(       
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经济损失非常严重
C.强化了政府经济职能D.注重全球经济联系
2024-03-24更新 | 19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历史活动课前,老师列出了下面的学习提纲,据此判断这节活动课的主题是(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与瓦解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C.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D.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2024-05-2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初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历史、道德与法治试卷-初中历史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5. 民主法治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文明发展进步的显著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朝继承了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封建法治传统,以法为本,厉行“法治”。 秦律确立了一套极为严峻和残酷的定罪量刑标准,死刑种类多而野蛮,且动则滥用,即使对一些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毫不留情地予以严惩。

材料二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摘编自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年

     材料三 《独立宣言》发表之后,各州先后制定了州宪法。 美国建立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1787年5月,各州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秦王朝厉行‘法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比较两部法律的异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依据1787年美国宪法建立的联邦制共和国是如何体现“分权制衡原则”的。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农业文明在社会文明体系中享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图A     中国古代部分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 为了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在中央的推动和压力下,苏联农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到1933年.富农首当其冲被消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被纳入了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的农业国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概括地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合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写出图中①代表的生产工具名称。 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农业集体化对苏联社会发展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何“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事件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1950年2月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3年
1955年4月参加第一届亚非会议
1971年10月中国重返联合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
1979年1月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回顾70年峥嵘岁月,中国外交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一是时代主题上,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家间关系……二是政治格局上,“从对抗格局的成员转变为基于和平与发展的全球伙伴”,编织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形成了“朋友遍天下”的良好局面……五是世界方位上,从一开始被孤立封锁,到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自身成为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因素,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摘编自郑立樵《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

材料三   今年(2023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依据材料一中图表所示内容,指出1959—1979年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把表中①②两处的外交事件补充完整。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外交演变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背景。综上所述,从中国近现代的外交变化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18. 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发展历程,印证了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铿锵脚步。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任选图中两个阶段,结合取得的成果及其作用,阐明“我国社会主义在探索中不断发展”。(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符合逻辑,200字左右)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4
综合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15,16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近代史
5
世界现代史
6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炎帝与黄帝单题
20.6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单题
30.65赤壁之战单题
40.6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50.65郑和下西洋单题
60.8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7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遵义会议单题
80.6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单题
9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单题
100.8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110.94“两弹一星”单题
120.65著名科学家——达尔文与物种起源单题
130.85一战的影响单题
140.65两极格局的形成、结束及影响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单题
二、综合题
150.65秦朝的暴政  中华民国的创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787年宪法》
160.65农业进步的表现  三国鼎立的形成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新发展理念
170.6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美关系正常化  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一带一路
三、论述题
180.4开国大典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