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广西 九年级 二模 2024-05-27 4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元谋人是我国早期人类的重要代表,能为元谋人的研究提供最有力证据的是(     
A.神话传说B.考古发掘C.史书记载D.想象推理
2024-05-28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它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人通过它有效地控制岷江水 患,使成都平原真正成为鱼米之乡的“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     
A.都江堰B.灵渠C.长城D.大运河
2024-05-28更新 | 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3. 下图反映了东汉中期以后的政治状况是(     

A.地方豪强威胁中央B.皇帝昏庸无能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2024-05-28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据宋人记载,相国寺瓦市可容纳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可见宋代(     
A.科学技术领先B.商品经济繁荣C.市民文化素质高D.民族关系和谐
2024-06-06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下诏设科取士,规定以八股文取士,以“四书”“五经”为题,行文必须根据 古人的思想来阐释,不许有自己的见解。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     
A.加强思想控制B.促进阶层流动C.推动科技创新D.提高行政效率
2024-05-28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有学者指出,清朝是中国最专制的一个朝代,臣子不再是国家的公务员,而是皇帝的奴隶。下列史实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郡县制的推行B.刺史制度的建立C.成立锦衣卫D.军机处的设立
2024-06-09更新 | 6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下边三幅图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报刊。它们的出现反映了(     

A.广播影视的发展B.社会习俗的变化C.新闻出版业的发展D.科技的进步
2024-05-28更新 | 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吴雁秋的《难民回忆录》记载了1937年至1938年间,一家人从南京到六合再到南京流亡的经过。 文中写道: “所见街道两旁尚有芦席裹藏尸体,到处均有;所见公路两旁房屋破坏,无一完整……人 间惨事均不忍目粗(睹)。”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火烧圆明园B.镇压义和团C.旅顺大屠杀D.南京大屠杀
2024-05-28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图现象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该现象出现的法律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024-05-28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0. 《人民日报》在1964年10月1日的报道中写道:“这奇迹,是我国人民完全依靠自己的设计,自己的设备,自己的技术力量创造出来的。…大庆人,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石油企业。”大庆人身上折射出来的时代精神是(     
A.艰苦奋斗、自力更生B.廉洁公正、执政为民
C.坚持真理、英勇斗争D.严谨治学、求真务实
2024-05-28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九年级(3)班历史兴趣小组搜集整理了一组图片。这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外交成就B.钢铁长城C.民族团结D.民族解放
2024-05-28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坂本太郎在《日本史》中记载:”回国后,他们(遣唐使)宣传切身体验到的唐朝势力强盛的情况,使国内有识之士认识到,这就是改革的样板。”后来,日本以此为样板进行了(     
A.大化改新B.彼得一世改革C.幕府统治D.明治维新
2024-05-28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南北战争结束了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的一国两制局面,最终消除了自由劳动与强制劳动制度的对立。300多万奴隶成为自由劳动者以后,给美国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全民文化程度的提高注入新的动力。”材料旨在强调南北战争的(     
A.背景B.过程C.性质D.影响
2024-05-28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4. “非暴力”是不断挖掘、倡导、吸收本土文化,以及西方思想资源后“再造”与“发现”的,已成为印度 文化的一个典型符号。与“再造”与“发现”“非暴力”思想相关的是(     
A.章西女王B.玻利瓦尔C.甘地D.曼德拉
2024-05-28更新 | 1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际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美、苏两国间的对抗、冲突不断。双方相互敌对,最终形成了(     
A.同盟国与协约国对峙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欧洲一体化D.两极格局
2024-05-28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原著的引进和翻译出版受到重视,各种期刊大量、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毛泽东等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同时,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用通俗语言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

——石仲泉、鞠俊俊《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部分)

历史时期探索主题理论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A毛泽东思想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

——整理自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根本上是探寻中国道路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及诞生标志。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
(3)运用所学知识,将材料三中A、B、C的内容补充完整。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024-05-2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7. 咖啡推动社会的转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对外扩张,咖啡种植在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境内得到广泛的传播 1696年荷兰人把咖啡栽种在印尼的种植园。1723年法国人将咖啡苗带往美洲的法属殖民地 咖啡的大田栽培逐步遍及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张箭《咖啡的起源、发展、传播及饮料文化初探》

材料二   17世纪,英格兰社会风云变幻,王朝倾覆、国王被斩首、共和国成立、护国公、议会、军队间 争吵不休、流血不断。咖啡馆这一事物在这期间都是公共舆论发挥、影响政治发展的主要舞台之一。某种程度上,大部分咖啡馆都具有自由化和反王权的倾向。

——王浩宇《近代早期英国咖啡馆文化研究》

材料三   北美独立革命前后,茶和咖啡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英国为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统治颁布 了一系列税法案,在北美居民心中,茶成为英国殖民压迫的象征。而来自同为殖民地、同处美洲境 遇的西印度商品——咖啡,则成为爱国和自由的象征,成为“爱国饮料”。因此,咖啡在美国独立后 深受美国人民的喜爱,爱喝咖啡成为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荆玲玲《北美独立革命时期的茶与咖啡》

(1)根据材料一,指出16—18世纪咖啡种植在世界范围扩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造成17世纪“英格兰社会风云变化”的历史事件及这一时期公共舆论的倾向。
(3)根据材料三回答,在独立战争期间茶和咖啡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咖啡为何能推动近代欧美国家社会转型。
2024-05-28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8. 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下 列问题。

材料一

——汪清《国家认同视阈下历史教科书中民族关系史的建构研究》

材料二   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历程

——整理自俞祖华《中华民族“全面觉醒”的开启》

材料三

笔记1: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笔记2: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发展繁荣而 自强不息、不懈奋斗。

——李海林《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的三重逻辑》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从秦朝到明清时期的夷夏观念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选择一个角度(深度或者广度),概括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历程。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中国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原因。
(3)请从材料三中选择一则笔记,围绕“中华民族”提炼观点,并综合上述材料加以论证。(要求:观 点正确,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2024-05-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元谋人 单题
20.65都江堰单题
30.94东汉衰败 单题
40.85宋代商业单题
50.85八股取士单题
60.65军机处单题
70.85报纸单题
80.65南京大屠杀单题
90.65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单题
100.94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单题
110.65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科技强军战略的实施及意义单题
120.85古代日本单题
130.85南北战争的影响单题
140.85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单题
150.85两极格局的形成、结束及影响单题
二、综合题
160.65五四运动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
170.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
180.4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五四运动  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