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河南 九年级 二模 2024-05-26 9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热点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下图是出土于不同地区的玉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独树一帜B.源远流长
C.多元一体D.世界领先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公元前316年,秦国攻灭蜀国,任命李冰修建都江堰,治理成都平原水患,为灭楚和统一天下提供战略物资储备。由此可见,都江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商品贸易流通B.加速江南地区开发
C.服务于战争的需要D.治理长江洪水泛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材料中这一建议有利于(     
A.确立儒学正统地位B.壮大地方割据势力
C.加强中央集权统治D.推动经济不断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宋书》(南朝沈约著)记载“江南……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隋朝大运河首次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在大运河的影响下,余杭也从一个边境前哨地一跃而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材料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     
A.促使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推动了沿岸城市的发展
C.加快了隋朝统一的进程D.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据统计:唐代有时代、籍贯可考的诗人共1 686 人,其中北方诗人为949人,占56.3%;而南方为737人,占43.7%,北方略占优势。宋代有时代和籍贯可考的诗人为5 694 人,其中北方为786 人,占13.8%,而南方为4 908人,占86.2%,南方占绝对优势。从唐朝到宋朝诗人分布发生变化,说明(     
A.科举制度推动文化繁荣B.地域差异丰富文化类型
C.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D.民族融合利于文化交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宋朝书籍产量大增,“多且易致”,从而导致了书价的下降,基本实现了书籍销售价格的平民化。这在中国书籍史上乃至在世界书籍史上,堪称“书价革命”。导致“书价革命”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造纸术的推广B.文学作品涌现
C.印刷术的发展D.对外交流频繁
7日内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存”。诗中赞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     
A.张仲景B.华佗
C.李时珍D.孙思邈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就把戒除妇女缠足作为一项社会革新广为宣传组织。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宣传男女平等,痛斥歧视损害妇女的封建陋习。1897年,梁启超等又在上海发起了“试办不缠足会”。材料反映了维新运动(     
A.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革D.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力争主权惩国贼,反封反帝汇群英;马列主义润心田,学工运动壮中国”下列关于诗中反映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揭开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序幕B.动摇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发展成波及全国的爱国浪潮D.将国民大革命运动推向高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某一战役的战略部署如下:“人民解放军决心大军分为东、中、西3个集团,利用芜湖、南京、江阴的长江突出部位,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钳形攻击、翼侧牵制、纵深控制的战法,首先歼灭沿江防御之敌,而后向南发展,形成合围,夺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这一战役胜利的意义是(     
A.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B.基本摧毁了国民党主力
C.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D.挫败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随着铁路的延伸,西式婚礼不仅在上海、广州等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多的城市中推广,铁路沿线的乡镇及农村,推行文明婚礼的也逐渐增多。材料反映了(     
A.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B.交通技术的进步助推社会习俗变迁
C.火车成为近代主要的出行工具
D.传统婚礼习俗完全被西式婚礼取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澳门回归以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政府财政收入稳定增加,财政储备和外汇储备充盈;经济多元化成效初显,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民生显著改善,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经贸合作成绩斐然。取得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A.科技发达B.改革开放C.位置优越D.“一国两制”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1986年我国的粮食年生产量由1978年的3亿吨增加到3.9亿吨,棉花的年生产量也由 1978年的216.7万吨增加到354 万吨。这主要得益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启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D.全国范围内土地改革完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它的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波斯、埃及和伊拉克的民间传说,经过阿拉伯人民吸收、溶化、改造和再创作,使它们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社会的生活。它是研究阿拉伯历史、文化、宗教、语言、艺术和民俗等多方面内容的珍贵资料。由此可见阿拉伯文化(     
A.内容丰富多彩世界领先B.继承发展古代世界文化
C.促进阿拉伯帝国的建立D.推动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1088年意大利创办博洛尼亚大学,1150年法国创建巴黎大学,约1209年英国创建了剑桥大学,1218年西班牙创建萨拉曼卡大学。到1500年中世纪大学达到了58所。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庄园经济的不断发展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D.自治城市的不断壮大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7. 1884年,明治政府以相当政府创业投资额1/3——1/5 的低廉价格,将20余家政府创办的工厂处理给三井、古河、三菱大仓等政商。材料反映了明治维新哪一政策?(     
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D.四民平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据统计:1870年和1900年美国钢铁业企业总数由808个到669个;产量由320万吨到2.95亿吨,投资额由1.21亿美元到5.9亿美元。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破坏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国家干预以防止生产过剩D.改良蒸汽机的开始推广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女性填补了男性参战后遗留下来的劳动力空白,下图是一战中在炮弹兵工厂工作的女工人。这反映了(     

A.妇女的参战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B.工人运动增加了女性就业机会
C.军工业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D.战争促使社会成员角色的转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下图是“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统计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欧洲经济发展得益于欧盟成立
B.美国由此丧失经济霸主的地位
C.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D.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在形成中华文明的过程中,中原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主根主脉发挥着关键作用。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在中原腹地的河南都有着深刻而集中的体现。

——摘编自《河南日报》

材料二:

线路□美食·老家寻味之旅                  

产品解读

河南美食文化源远流长、集大一统,河南长垣是全国厨师之乡,豫菜是八大菜系演进的源头和基础,水席、炖菜、面食馅饭等都体现了中腺烹饪文明的广博与深厚。

线路导览

新乡(红焖羊肉、原阳烩面、获嘉饸饹条、肉丝带底)

洛阳(洛阳水店、洛阳八大汤、装面条)

鹤壁(浚县石子馍、八大碗、刘氏止沫)

周口(逍遥镇胡煉汤、邓城猪蹄)

许岛(禹州十三畹、郊陵大豆腐脑、王洛红烧猪蹄)

集作(怀府闲汤驴肉、四大怀药宴、马家大爷牛肉面)

驻马店(马府私房菜、芝麻叶立面条、新蔡县领岗油馍)

商丘(商丘烧饼、麦仁辛家五香妒肉、古成槽鱼关家垛子羊肉)

——摘编自河南文化旅游厅官网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任选中华文明一个特性,阐述它在河南深刻而集中的体现。
(2)据材料二示例并结合所学,请再设计一条主题游路线,展现河南文化魅力,并对地点选择进行合理说明。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宣传河南文化做些什么?
2024-05-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1895 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以棉纺业为中心,兴办一系列辅助企业,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大生民族资本集团。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和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一南通博物苑,并且面向公众开放。此外,他还创办图书馆、医院、印刷机构、公园和剧场等。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1875 年,孙中山入村塾读书,1878年随母赴檀香山,先后在檀香山、香港等地较系统地接受西式近代教育,并成为西医医师;19世纪末期,目睹中华民族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旗帜,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摘编自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的历史贡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促使孙中山人生规划调整的原因。
(3)综上所述,对你的人生规划有什么启示?
2024-06-06更新 | 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7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为5.2万千米。改革开放后,我国铁路建设突飞猛进,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路网质量显著提升。到201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千米,较1949年增长五倍。2008年京津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铁时代。到2018年末,高铁营业里程三万千米,是2008年的44.5倍。 高铁营业里程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一位。

——《辉煌70年—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1949——2019)》

材料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围绕铁路发展如何与国民经济相匹配以及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实现铁路的对外开放等问题,中国铁路行业由“放权让利”起步,进入改革初探期,逐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铁路发展模式。随后通过“大包干”的实行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试点,依靠科技创新和改进施工技术,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摘编自曹文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铁路政策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铁路建设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铁路建设快速发展的因素。
(3)综上所述,简析现代中国铁路建设的启示。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随着政局的稳定,美国城市化迎来快速发展期。据统计,1860—1920年,美国城市数量增加了十余倍,城市人口增长了约15倍。此外,1862年美国颁布了《宅地法》,大量移民西迁推进了西部边疆的开发。这一时期,东北部城市和中西部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高歌猛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美国城市逐渐向内陆扩展,有轨电车和铁路的发展推动了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城市体系的不断完善。

——摘编自武文霞《美国城市化经验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快速集聚对环境的破坏是非常显著的。马萨诸塞州卫生局在多次年度报告中提到该州河流被严重污染,纳舒厄河整个流域恶臭难闻。城市产生的大量生活和工业垃圾难以及时处理,相关的技术解决和政策立法都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巴尔的摩市在下水道建设和垃圾处理等方面极为落后,主要依靠“自然”处理垃圾——浸泡后和大部分未铺过的路面的雨水,最终流向小溪;住户们习惯将厨房垃圾和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大街的排水沟里。

——摘编自刘敏《19世纪美国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和对策——兼与近代中国城市比较》

(1)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城市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化发展带来的问题。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由各种因素、人物或年代共同发力的特殊产物。然而,通过回顾过去,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教训,来指导我们如何继续前进,同时也能得到一些警告,来了解究竟哪些事可能发生,哪些事不可能发生。

——摘编自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历史的运用与滥用》

结合世界现代史所学知识,围绕“历史事件的产生与教训”,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2024-05-2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4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7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商汤灭夏  三星堆、陶瓷与玉器  良渚文化单题
20.65都江堰单题
30.65王国问题的解决单题
40.65江南开发的原因单题
5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6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70.6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单题
80.65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单题
90.65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社会习俗的变化单题
100.65五四运动单题
110.65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单题
120.65社会习俗的变化  近代交通和通信在中国的出现单题
130.65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单题
14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150.65古希腊戏剧与《天方夜谭》单题
160.65西欧大学的出现  西欧城市的兴起单题
170.85日本明治维新单题
18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单题
190.65一战的影响单题
200.65日本的崛起  欧共体的成立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地方历史
220.65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张謇及实业活动
230.65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的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衣食住行的变迁
240.65南北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城市化和维多利亚时代
三、论述题
250.65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启示  联合国与世界和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