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枣庄三十九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测试题
山东 八年级 单元测试 2018-03-05 32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 1978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A.实行大包干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D.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2021-10-22更新 | 359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南京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哪一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A.新时期B.新阶段C.新时代D.新征程
2018-03-07更新 | 737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伟大决策是(     
A.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B.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C.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D.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2022-07-27更新 | 20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4. 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了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A.实行土地改革,农民地位改变
B.民族区域自治,人民当家作主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2019-04-26更新 | 1093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江苏盐城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B.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实行改革开放
2022-04-24更新 | 16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古城中学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次当选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能够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等几位世界领导人。你认为邓小平获得此殊荣的原因是(   
A.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的贡献
B.他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C.他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D.他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016-11-27更新 | 449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九年级毕业生学业调研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中国馆的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为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进程,你认为中国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改革开放
C.“文化大革命”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甘肃兰州在这一格局中属于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经济开发区D.内地
2021-07-14更新 | 428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3年广西桂林市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苏联某政治家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C.照搬苏联模式的道路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2-11-28更新 | 614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       ②珠海       ③上海       ④汕头       ⑤厦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2020-10-11更新 | 369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泰州姜堰区四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两个凡是”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恢复领导职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步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此期间迈出对内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大步是(        )
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B.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大力发展民营经济D.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2019-05-02更新 | 48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3.11伟大的历史转折练习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三个伟大的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9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2022-02-20更新 | 596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3-2014年安徽黄山市隆阜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复习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了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欠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A.农村商品交换的频繁
B.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国家贫穷落后的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探究思考】
(1)材料一中让中国走向富裕的“伟大决策”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问题二•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材料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有力武器”是什么?这一“有力武器”是谁提出的?
【问题三•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3)中国人“走自己的路”开始于哪一次会议?这是怎样的一条道路?
【问题四•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材料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4)材料四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依据材料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现实意义。
【问题五•姓“资”姓“社”的问题】

材料五: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5)材料五中“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的困扰出现在什么时期?邓小平南方视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旗帜飘扬】
(6)邓小平自称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你如何评价他?材料一中的“伟大理论”是什么?为什么称这一“伟大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倾听历史声音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哪一方针?提出这种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见证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四: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面临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3)材料三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央为确保农业基础的稳固,连续出台了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

材料二: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过多次重大调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列举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农村开展的三次重要运动的名称、主要内容和各自产生的影响。
(2)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搞起了“包产到户”?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3)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4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现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20.8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题
30.85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40.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50.65中共八大的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60.65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单题
70.65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80.65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单题
90.65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100.85经济特区的建立单题
110.65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单题
12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130.65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单题
14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二、综合题
150.65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
160.65十一届三中全会
170.65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