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中考模拟6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河北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0-08-20 2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在一次战争中,一位目击者写道:“各国洋兵,俱以捕孥义和团,搜查枪械为名,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卧房密室,无处不至,翻箱倒柜,无处不搜。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稍有拦阻,即被残害.”请你判断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01-14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校级联考】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 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文:科学与民主是检验切政治、法律、伦理、学术以及社会风俗、人们日常生活言一行的唯一准绳,凡违反科学与民主的,哪怕是“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重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文不值也”。该文章的发表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号角B.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C.引起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D.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2020-08-19更新 | 65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中考模拟6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3. 如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两种经济形态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对甲乙线及导致甲乙数据首次发生升降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甲线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甲乙数据首次发生升降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政策调整
B.乙线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甲乙数据首次发生升降变化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甲线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甲乙数据首次发生升降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政策调整
D.乙线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甲乙数据首次发生升降变化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4. 对于如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出现转变的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甲线是工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一五计划的实施B.乙线是工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进行
C.甲线是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一五计划的实施D.乙线是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大跃进、人民公人民公社化的进行
2020-08-19更新 | 46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中考模拟6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滑铁卢战役中他被第七次反法联盟打败,从此之后法国失去了其欧洲霸主的地位他个人更是成为了反法联盟的阶下囚,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终其一生都没有能够再次的东山再起,所以说滑铁卢战役对整个欧洲的影响是深远的。他是
A.路易十六B.罗伯斯庇尔C.拿破仑D.克里蒙梭
2020-08-19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中考模拟6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如图是《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直接导致人类社会由人力、水力、风力为代表的自然力向机器动力转变的机器,①指的是
A.蒸汽机B.内燃机C.电动机D.飞梭
2020-08-19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中考模拟6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如图表述的中国道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模仿到实践创新的过程。其中建设道路中①应是
A.国家干预经济模式B.苏联模式
C.市场经济模式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2020-08-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中考模拟6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雅尔塔会议对苏联来说,是一次取得广泛成果的会议主要是:“大国一致”的原则确立了苏联在联合国的牢固地位和作用:在远东获得了极大的权益。所以,就建立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确保苏联在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而言,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向苏联颁发了承认书和授权书。由以上可见,雅尔塔会议
A.彻底上解决了战后和平与安排的问题B.加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团结
C.有大国主宰一切的强权政治表现形式D.使苏联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2020-08-1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中考模拟6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困难(0.15)
9. 美国学者J.马尔希在篇文章中指出:“有人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已经由于福利国家的出现而过时了,后期资本主义已经纠正了早期资本主义中存在的那些缺点,因而劳动者生活得不错,经济上也没有重大的衰退,大家都快乐地享受共同的富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制度拥有自我调节能力B.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完备
C.资本主义制度克服了所有制度缺点D.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如图所示的这一拥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的松散国际组织的成立
A.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B.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C.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D.动摇了联合国处理全球问题的权威地位
2020-08-19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中考模拟6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70年,中国工业积累了雄厚实力,凭借工业互联网春风,即将厚积薄发,展翅腾飞。发展工业互联网不光是我国的重要战略,也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更是推动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抓手。材料中“推动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因素不包括
A.制定正确经济发展政策B.工业互联网技术的进步
C.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D.“一五”计划的实施
2020-08-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中考模拟6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一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170年过去了,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真理和道义制高点。

材料二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有强烈的贡献世界的主观意愿,但受限于当时的国力和条件,中国为人类作贡献的主要方式只能是发展自己,通过建设好社会主义中国来贡献世界:另一方面努力发展自己,期待将来实力强大后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为此,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亚非会议的成功作出了举世公认的巨大贡献,始终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


(1)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被称为“千年第一思想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世界发展做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归纳马克思、毛泽东毕生为之奋斗的共同事业是什么?
2020-08-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中考模拟6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回归前百业凋敝、治安不靖、人心浮动,到新生后烟然勃兴,物阜民丰。政府和祖国昔日黯淡的南海小城华丽转身,祖国的美丽莲花绽放迷人光彩。20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区和社会各界携手开创了史上最好发展局面,社会和谐稳重民主政制稳步发展,对外交往不断扩大,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民生福利明显改善,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材料二   回归前治安不靖的状况得到迅速扭转,澳门成为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之一。政府和市民、不同界别、不同族群保持密切沟通,社会各界理性表达各种诉求,形成良好协调机制。在践行“一国两制”过程中,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坚持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维护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统一起来,意志坚定,从不为一时之曲折而动摇,从不为外部之干扰而述惘,善于把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一系列政策支持带来的机遇,乘势而上,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带领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探索适合澳门实际的治理方式和发展路径,相继提出“固本培元、稳健发展”“全面提升澳门社会综合生活素质”“传承创新、共建和谐”“同心致远、共享繁荣"等施政方针,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守护法治,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让澳门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澳门回归”与香港回归相距多少年?并据材料一,指出“澳门回归”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综合上述材料,探究当前香港应该从澳门发展中获取怎样的经验。
2020-08-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中考模拟6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4.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背景一】国内战争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尽快恢复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使经济进一步恶化,引起广大工农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苏维埃政权又一次处于新的危难困境之中。

【背景二】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地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地、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背景三】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10年间中国百姓的生活几乎没有得到改善,1977年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超过两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而就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四周出现了经济迅猛发展的亚洲四小龙,中国将如何选择前进的方向,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关头复出的邓小平将如何带领中国实现伟大的转折?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三个背景分别和哪历史事件有关?并分别概括导致中、美、俄三国经济困难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中、美、俄三国为了应对经济困难采取举措产生的相同作用是什么?
2020-08-2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中考模拟6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1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1,2,3
2
中国现代史
3
世界近代史
4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单题
20.4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单题
30.4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 单题
40.4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单题
50.65拿破仑和他的帝国单题
60.65瓦特改良蒸汽机单题
7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80.65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单题
90.15欧盟的诞生单题
100.65“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单题
110.65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单题
二、综合题
120.6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
130.65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40.4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