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三大改造 >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1090667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一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170年过去了,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真理和道义制高点。

材料二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有强烈的贡献世界的主观意愿,但受限于当时的国力和条件,中国为人类作贡献的主要方式只能是发展自己,通过建设好社会主义中国来贡献世界:另一方面努力发展自己,期待将来实力强大后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为此,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亚非会议的成功作出了举世公认的巨大贡献,始终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


(1)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被称为“千年第一思想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世界发展做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归纳马克思、毛泽东毕生为之奋斗的共同事业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某学校历史课堂策划了以“不断发展的新中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 【图片对应一了解变革】
(1)请你将下列相关图片序号准确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_____: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____;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_____。
任务二 【时空联系一巩固知识】
(2)请你根据年代尺信息,结合史实分别指出“伟大转折”“决胜小康”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任务三 【对比学习——提升能力】
(3)小华同学在探究过程中整理出以下学习笔记,请你帮他完善笔记“▲”处信息。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制度正式确立。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制度的确立。
③中国共产党将(▲)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023-09-27更新 | 7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的耻辱与荣耀,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近代史上,侵略或占领过我国北京的战争。

材料二: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柜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五四”运动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一二·九”运动口号:“打倒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摘编于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材料中的“变法”与洋务运动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3)“五四”运动与“一二·九”运动是近代北京爆发的两次伟大的学生运动。根据材料二中的口号指出二者在民族意识上的共同点。

材料三:

材料四: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创办于1669年……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经理乐松和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步发展。

——摘编于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仁堂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

材料五:1978年,北京成为全国的焦点,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转折。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管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这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指什么?

材料六:新时期的北京,备受世界关注

时间重大国际活动
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14年北京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7年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2022年北京冬奥会
…………

(6)根据材料六表格内容,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特点。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崭新的机遇,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改造也逐步展开。

材料一

开国大典受阅机群的威武阵势照片开国大典上军乐队演奏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影像开国大典受阅式上的“功臣号”坦克

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升起的第一面国旗《人民日报》报道1949年《首都十月一日之夜》内容

材料二   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

——摘编自郑学富《新闻记者笔下的开国大典》

材料三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四   建国初,私营工商业和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优势地位……,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它使全国的各项工作得以在一个新制度基础上前进。离开这个起点,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言,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言。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将材料一中的史料进行分类。(填序号)
文献史料:________(两项);实物史料:________(两项);图像史料:________(两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致力于改变工业落后局面的举措是什么?有何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什么?创举是什么?到1956年,我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变化?
2024-04-27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