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4届安徽淮南市第二十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安徽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14-08-25 39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 俄国二月革命的直接结果是( )
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制度B.建立起两个并存的政权
C.使俄国退出了一战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1920 年,以为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D.俄罗斯
2021-10-07更新 | 9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省汕头地区初三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以下重要国际会议,哪个国家都参加了(     
A.苏联B.德国C.美国D.英国
2016-11-2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淮南市第二十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5.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建立的共同点不包括:
A.对内独裁统治B.对外侵略扩张
C.疯狂扩军备战D.由法西斯政党掌权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6. “我们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到同样的命运。” “我们”是哪个国家的人(   
A.德国B.捷克斯洛伐克
C.波兰D.英国
2019-01-3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淮南市第二十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7. 以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大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③雅尔塔会议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
2016-11-2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淮南市第二十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8. 两次世界大战的相似点有(   
①德国都是罪魁祸首 ②美国都参加了战争
③中国都参加了战争 ④德国、日本都是战败国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淮南市第二十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9. 如果说美国的政府干预是摆脱1929年经济危机的良方,那么美国能够保持90年代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方法是(   
A.寻找提高生产力的知识力量B.寻找新的海外市场
C.吸引投资D.继续政府干预
2016-11-27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淮南市第二十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0.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政治体制的变化
B.经济体制的变化
C.国家名称的变化
D.社会制度的变化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1. 说一说你对以下历史名词之关键词的理解
(1)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新”:
(2)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新”:
(3)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时代”的“新”:
2014-08-25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淮南市第二十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2.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学习新课后列的图示。请帮助他完成空格A、B、C处的内容。

A(条约名称) B(会议名称)
C(影响)
2016-11-27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淮南市第二十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四、改错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辨析下列史实正误,在题前括号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 】(1)1919年巴黎和会受西方大国操纵,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美国。
改正:                                                                                                                                     
【 】(2)1937年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形成。
改正:                                                                                                                                    
【 】(3)1938年召开的慕尼黑会议标志着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改正:
2016-11-2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淮南市第二十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14. 以下是某校九年级同学对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的表述,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帮助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形势,可以说是风云变幻,1924-1929年,资本主义经历了相对稳定的“繁荣”后,迎来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这场危机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33年美国罗斯福就任总统并实行新政,其中心措施是大力兴办公共工程,使美国收到一举多得之利,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危机的低谷。同年德国希特勒上台,着手建立法西斯专政,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专政建立,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之后德意日形成了同盟国集团,形成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与此同时,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实施了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的两个“五年计划”建设,工业总产量迅速跃居到世界第一位,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与资本主义世界相比,社会主义的苏联“风景这边独好”!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2016-11-27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淮南市第二十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五、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苏俄(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她诞生于一战期间,历经了“战争与革命”的洗礼、“危机与改革”的调整,最终于20世纪末解体。70多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她的荣辱兴衰。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苏俄(联)历经的革命、战争与改革各一例
(2)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苏俄(联)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请你说一说他们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
(3)列举二战中苏联人民为打败法西斯作出的突出贡献(著名战例)一例
(4)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未能走出困境并最终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从苏联的荣辱兴衰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2016-11-27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淮南市第二十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16. 近现代史上,中美日三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前不久,日本国会大选,以安倍晋三为首的自民党大获全胜,日本政坛右倾化倾向明显,美国重返亚太,中日钓鱼岛争端持续发酵,中美日三国关系再掀波澜。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东方,加快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在美国的发起下,1921—1922年间,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
(1)华盛顿会议上集中反映了哪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这次会议对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二: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共同签署宣言。宣言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
(2)本次会议在什么重大事件之后召开的?中美等国签署的共同宣言叫什么?宣言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三: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美国开始扶植日本、敌视中国。对中国推行政治上孤立(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
材料四:下图为1972年2月6日的《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 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3)材料三、四反映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美关系改变对中日关系有何直接影响?
材料五: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012年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美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但随着美国战略重心转移,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日关系面临新的困境与挑战。
(4)综合上述材料,面对中美日关系的困境与挑战,放眼未来,你设想中美日三国应构建一种怎样的外交关系?
2016-11-27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淮南市第二十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17. 某校九年级开展了“沉浮欧洲——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帮助解决相关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崛起篇】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表明近代欧洲处于怎样的国际地位?据材料分析欧洲居此地位的原因有哪些?
【衰落篇】材料二: 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使欧洲筋疲力尽,德、意等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分裂给欧洲造成怎样的影响?
【应对篇】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联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为此,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成立了什么组织?发挥了什么作用? 欧洲联合的历程呈现出什么趋势?
【复兴篇】材料四: 下表【表中西欧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太利、荷兰、比利时,均为欧共体(欧盟)成员国】            ——数据采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国民生产总值(百万1990年国际元)
1952年
1967年
1975年
1983年
1991年
1999年
西欧六国
1215855
2433880
3213870
3836859
4672299
5403597
美国
1625245
2847549
3516825
4433129
5775948
7651223


(4)据表分析,1952—1999年西欧六国经济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挑战篇】材料五: 2009年以来,欧洲债务危机蔓延,下图漫画反映了当前欧盟正面临发展的困惑。

(5)请你为欧盟摆脱困境出谋划策。
2014-08-25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淮南市第二十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综合题
4
填空题
1
改错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列宁与十月革命单题
20.65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单题
30.8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单题
40.6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单题
50.94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单题
60.9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单题
70.9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单题
80.94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济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单题
90.94美国经济的发展单题
100.94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单题
二、综合题
110.64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150.64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160.6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70.64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三、填空题
120.9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四、改错题
130.9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40.64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