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安徽 九年级 一模 2021-05-28 33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热点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铸造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上有“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义民。”的铭文,这也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青铜器的铸造技术起源于西周B.西周时期产生文字
C.商朝与周朝的更替D.西周时期我国已进入封建社会
2021-05-22更新 | 11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汉代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称赞汉武帝:“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材料中没有体现的一项是
A.汉武帝以武力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B.汉武帝提倡节俭
C.汉武帝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D.汉武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下图是中国考古专家在新疆吐峪沟石窟寺发掘出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写本残片,卷首写有“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同时出土的文物还有后汉隋等时期的佛经残片,有汉文,也有回鹘文。这体现了
A.丝绸之路从汉至唐长期保持畅通B.玄奘西行凿通了中原与西域交通
C.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佛教文化传播D.佛经翻译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2021-05-22更新 | 14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一文件”是指
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
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21-05-22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最能体现“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1-10-19更新 | 328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运动。从云南开始的……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国延续的阴谋,恢复了共和制。”材料评述的是(     
A.黄花岗起义B.辛亥革命C.二次革命D.护国运动
2023-10-04更新 | 53次组卷 | 40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同步练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日本史学家和田春树评论到:“如果说美中战争是美国和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上的全面较量的话,那么可以说结果是不分胜负。对于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虽牺牲了很多……完全确立了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另外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经受了现代战争的考验,成长为一支能够适应现代战争的正规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很多,可以说它是一个预料之外的胜利者。”这段话主要揭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
A.发生背景B.胜利原因C.发展历程D.历史意义
2020-07-20更新 | 127次组卷 | 6卷引用:【万唯原创】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历史预测卷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2020年6月15日,印度军队在加勒万河谷非法越过中印实际控制线,与我边防部队发生肢体冲突,出现人员伤亡。印度的这一行为违背了建国初期中印缅三国总理共同倡导的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不结盟的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D.反对霸权主义
2020-07-18更新 | 855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产生资本主义。”这主要表明
A.中国的科技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B.古代中国的科技一直领先于欧洲国家
C.四大发明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决定力量D.中国的科技发明决定了西方文明发展
2021-05-22更新 | 20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1649年,在英国贵族巴洛的领地上,10名租地农场主租用了领地的42%,所交地租占总额的67%另外58%的土地由46名农民耕种,所纳贡赋仅为地租总收入的29%在这种情况下,领主们圈占农民土地而后出租就不足为奇了。材料反映了
A.租地农场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突出B.农民在庄园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C.封建领主们完全依靠土地租金生活D.市民阶层成为西欧城市的中坚力量
2021-05-22更新 | 11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1. 麦迪逊指出:“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美国
A.进行独立战争,争取国家独立B.颁布1787年宪法,承认黑人奴隶制
C.颁布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D.颁布《独立宣言》实行邦联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1872年《共产党宣言》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很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基本原理不断发生变化B.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
C.理论来源途径逐步扩大D.成为各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山东问题自19世纪末产生至…解决,中间几经曲折。而它在…上最终解决,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同时又是美日两个大国相互妥协的结果。”与材料相关的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B.《华沙条约》
C.《九国公约》D.《北大西洋公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对下面图片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的领导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因素
B.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都喜欢吸烟因此成了好朋友
C.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英、美苏消除了矛盾,实现了和解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5. 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与发展。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与“两个联盟”相对应的组织是
A.欧盟和北约B.北约和华约
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D.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二、辨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辨析题 | 适中(0.65)
16. 从古至今,对外交往促进了各大文明的共同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东汉时期,张骞在经营西域期间,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2)宋朝忽必烈时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
(3)印度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欧洲。
(4)“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提供了契机。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会议召开前,受共产国际影响,“左”倾理论在党内泛滥,李立三、王明“左”倾路线完全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革命理论、路线,使革命遭受巨大损失,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1935年,会议的召开扭转了这种形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左”倾势力进行顽强斗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摘编自孙梦思邢继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历程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2)材料二中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3)[党史微课]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请你从两方面进行比较,结合史实阐明此观点。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探寻17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的近代崛起历程:500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江山代代,各领风骚,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大国辉煌,同时也给其他国家和民族带来过不同程度的伤痛。

——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英国是近代大国崛起的代表。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原因。请用两例史实说明英国在崛起过程中“给其他国家和民族带来过不同程度的伤痛”。

材料二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摘编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主要原因。
(3)通过学习英美崛起的历史,你认为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应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综合题 | 适中(0.65)
19. 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发现美洲、完成环球航行的史实分别对应图1中的_________(填序号)和_________(填序号)所示的航线。开辟这两条航线的航海家都得到了_________(国家)的支持。
(2)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不少美国战略界人士都表达了担心和疑虑他们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中国意欲借此将经济实力转化为地缘政治影响力,控制欧亚大陆,并在国际秩序方面“另起炉灶”。根据图2和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的具体内涵。从实施的目的方面谈谈你对“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的认识。
(3)综合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辨析题
1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9,16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近代史
5
世界现代史
6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武王伐纣单题
20.65王国问题的解决  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单题
30.65玄奘西游单题
40.65太平天国的兴衰单题
50.65辛丑条约单题
60.65二次革命和军阀割据单题
70.65抗美援朝单题
80.6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题
90.6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火药发明与使用单题
100.65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单题
110.4《1787年宪法》单题
120.6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单题
130.65《九国公约》单题
140.65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启示单题
150.85欧盟的诞生  北约组织的建立单题
二、辨析题
160.65班超、对外交往(汉)  元朝商业和中外交往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三、综合题
170.4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18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
190.65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一带一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