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 都江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4 题号:10130006
历史名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校准备举办一期中国古代不同领域名人的黑板报,请你搜集材料参加筹备工作。

(1)请识别上面图片中的人物,并按要求在下列表格的空格中填出相应的内容。
内容人物领域主要成就
图一经济(水利)主持修建都江堰
图二墨子墨家创始人
图三刘秀政治
图四卫青军事

(2)他们中间,你最佩服或喜欢哪一位?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十二个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让我们跟随旅行团去感受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
(1)第一站曲阜,它是孔子故里。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第二站是山西大同,它是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发现地之一。请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两个石窟艺术宝库名称。
(3)第三站是四川都江堰,它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是战国时期的谁主持修筑的
2020-12-30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战国时期战事连年,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时势造英雄,动荡的时代成就了秦国的强国梦。

材料一 史书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材料二 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项水利工程?
(2)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3)材料三中“卫鞅”“孝公”分别是指谁?
2019-12-23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上图中人物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该水利工程一直造福于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主持修建者是谁?
(2)你认为该水利工程在当时的功能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该水利工程对当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如何评价该水利工程?
2023-10-11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