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 都江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1 题号:12001937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十二个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让我们跟随旅行团去感受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
(1)第一站曲阜,它是孔子故里。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第二站是山西大同,它是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发现地之一。请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两个石窟艺术宝库名称。
(3)第三站是四川都江堰,它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是战国时期的谁主持修筑的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看图识史

春秋战国之际,各国纷纷兴建水利工程。魏国西门豹治理漳水,使大片土地成为良田。秦国建都江堰,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些水利工程的兴修折射出这一时期各国重视农业、提升国力、争胜求存的时代特征。

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分布图




(1)看一看战国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水利工程?分别是哪些诸侯国主持修建的?
(2)想一想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何注重兴修水利工程?
2022-03-14更新 | 11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上图中人物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该水利工程一直造福于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主持修建者是谁?
(2)你认为该水利工程在当时的功能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该水利工程对当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如何评价该水利工程?
2023-10-11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在各领域出现了大变革的局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战国牛尊

材料二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敷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公元前356年,商君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材料四



                                     图一   战国七雄图                                                                      图二 秦朝疆域图
(1)材料一中的文物说明我国战国时期在农业方面出现了哪些进步?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商君”变法的主要措施?(写出四点)
(4)依据材料四,说出从图一到图二发生的变化,材料三与这一变化有何关联?
2024-02-16更新 | 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