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中外交往 >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 遣唐使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1014455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来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1)材料一说明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请你列举出唐朝时中外交流的史实至少二例
(2)宋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分析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
(3)《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试举出一两个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朝时期,汉字伴随着汉文化东传朝鲜、日本,南部越南,形成汉字文化圈,又称“儒家文化圈”。考察某一文化图的形成,固然要从一定的社会着眼,也要从文化的载体——具体的人出发。630年,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使,一方面是为了输入唐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同时也是为了进行朝贡贸易。“又遣使来朝,因请儒士授经。诏四门助教赵玄默就鸿胪寺教之……所得锡赉,尽市文籍,泛海而还。”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材料一图A贸易线路中的①处是_____(地名),(自从____(历史人物)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图B朝代设立____(机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人”的角度分析“儒家文化圈”在唐朝逐渐形成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文明交往的认识。
2024-06-04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对外交往既包括国家之间的政治沟通和人员往来,也包括经济、科技、思想、文化间的交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唐朝时,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唐朝时经过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的高僧是谁?
(2)玄奘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是哪里?他曾游学的佛学最高学府是什么?根据他的游历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有什么影响?
(3)唐朝时,哪个国家的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4)请谈谈你对国家间交流交往的认识。
2024-04-16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开放与包容是各国文明进步的重大理念,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

材料一   他的西行之路,被现代人认为是一条由信念、坚韧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   在返日留唐的学生策动下,日本发生著名的大化改新。日本社会各阶层也深受唐文华浸染,他们吟唱唐诗,雅好唐乐,发展“唐绘”,行唐礼,服唐服。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走在唐朝的都城,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的宽衢大道上,你遇见的绝不仅仅只是唐朝人。你随时会遇见突厥人、西域人、波斯(编者注:伊朗)人、大食(编者注:阿拉伯帝国)人、拂蒜(编者注:东罗马帝国)人、日本人、新罗人、天竺人、真腊人、骠国人……

(1)材料一中的“他”西行的目的地是哪里?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深受唐朝文化的浸染主要得益于哪些人群?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再举出一例唐朝时中日交往的史实。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唐朝的都城”是哪座城市?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对外交往主要有哪些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是什么?请你为当今中国对外交往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4-21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