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 大运河的开通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10510243
历史图片,如地图、人物画像、文物照片等,比较客观的记录了人类历史活动,正确解读历史图片,有助于还原真实的历史图景。

历史地图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揭示不同时期处于变化中的地理环境及在此环境中人们的活动,是对历史现象某种程度上的动态反映。


请阅读以下历史地图,按要求回答相应问题。

图:《1127年政权对峙形势图》
阅读《1127年政权对峙形势图》,将图中ABC与以下题干正确匹配
(1)这一政权的建立者是党项族
(2)这一政权的建立者是女真族
(3)这一政权的建立者是赵构
(4)这一政权的建立者是元昊
(5)“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形容的是这一政权偏安江南的状况。

图中A-F表示大运河的河段和经过的城市,请与以下选项正确匹配。
(6)余杭
(7)永济渠
(8)通济渠
(9)邗沟
(10)江南河
(11)涿郡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多种因素的推动,某老师以“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生产工具的革新】

(1)依据下列图片写出相应生产工具的名称。

任务二   【水利工程的兴建】

(2)写出下面材料一表述的水利工程开通的意义。

材料一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任务三   【商业发展的突破】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商业发展有何新突破?

材料二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梦粱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任务四   【经济格局的演变】

(4)观察下面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原因。
行业发展成就
农业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著名的粮仓
手工业纺织业南方纺织业胜过北方
制瓷业南宋制瓷业中心在南方
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发达,领先世界
商业纸币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四川
海外贸易对外贸易的中心在南方地区

(5)综合上述探究活动,归纳影响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4-05-28更新 | 5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图二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   960年赵匡胤建立了宋王朝,定都开封,称为东京。此后,赵匡胤、赵光义兄弟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建造古都开封。当时的开封水运十分兴隆,贯穿全城的水道有四条,即汴河、惠民河、五丈河、金水河。宋神宗时,由于宋朝开始导洛入汴水利工程,使汴河与洛河相互沟通,东西横贯全河南省境内,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交通大动脉。

——乌日克《中国古城文化传奇》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阳和开封繁荣的共同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试论述城市繁荣与交通发展之间的关系。
(3)请从以上两座城市中任选一个,为其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023-06-20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亦不减数百万。

——杜佑《通典·食货典》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时期国家粮仓的选址特点。(即靠近哪里或主要分布在哪里)

材料二   唐太宗道:“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为实现“使民衣食有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此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材料三   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2)年间从福建推广于江淮、两浙等路。相传其种来自占城国(今属越南)而得名。性早莳(栽种)、早熟、耐旱、粒细,宜于高仰之田,对防止东南各地的旱害有一定效果。南宋时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江南东、西路和两浙路尤为盛行,使谷物产量大为增加。

(3)宋代引入的这一新作物品种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其有哪些特点?
2024-05-06更新 | 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