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长征开始和遵义会议 > 遵义会议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87 题号:10741508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1)举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件史实,以此说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材料二: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它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一如往昔。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2)材料中的远征指的是什么?远征途中对中国共产党最具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

材料三: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

——1956年毛泽东在一次国务会议上的发言


(3)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什么阶段?

材料四: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4)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020·湖北孝感·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光辉历史 锦绣前程

材料一 下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


材料二 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请用1921~1935年的史实来加以说明。
(2)有人说,遵义会议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伟大转折,请你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二回答,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国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的特色措施及取得的成就各是什么?
2018-01-13更新 | 8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革命实践铸就革命精神,革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自参加共产国际后,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在会议上遭遇批判,失去发号施令权。其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

——摘编自《中国红军长征记》


(1)材料一中“战略转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的态度,在哪次会议后得到了改变?

材料二   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摘编自危兆盖《论抗战精神》等


(2)材料二中“十四年奋战”的起点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特点。

材料三   伟大的长征孕育了长征精神,具体表现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波澜壮阔的抗战凝聚了抗战精神,具体表现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摘编自苏进《精神的力量》


(3)材料一里的中共对共产国际态度的变化、材料二中的万众一心全民抗战,分别对应着材料三所述的哪一具体精神?
2023-01-16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回首百年党史,谱写新的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材料一:

历史事件领导人物及阶级派别结局
①_____________李鸿章、曾国藩等洋务派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百日维新②_____________等资产阶级改良派因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而失败
辛亥革命孙中山、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的表格补充完整。

材料二: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

(2)材料二中“这个特别的日子”具体指哪一天(年月日)?此事件有何大意义?

【霹雳一声暴动】

材料三:一杆大旗迎风扬……跟着领袖毛委员,浩浩荡荡上井冈。工友农友一条心,根据地建立在农村,嘿,在农村。嘿,革命永远向前进哎,向前进。

——湖南民歌

(3)材料三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此后,中国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新道路?

【而今迈步从头越】

材料四: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提出新的任务”。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

(4)材料四中的“会议”在哪里召开?会议肯定了谁的军事主张?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材料五: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5)材料五中的两次战役是哪场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材料五分析这场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回顾百年党史,你有什么感悟?
2024-01-20更新 | 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