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贞观之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3 题号:1098039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dàn,吃的意思)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材料二   太宗曰:“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魂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在深圳市,宝安区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为君之道”?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在经济上采取了怎样的“利民”措施?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在位期间开创的盛世局面是什么?举例说明他在用人方面的“有道”之处。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问题的出现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哪些失误密切相关?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我们可以汲取哪些治国智慧?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大运河由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组成,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始建于春秋时期,经过历代的开凿.疏浚.连通而成,至今仍发挥着水路运输等作用。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dú)武(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摘自《贞观政要》


(1)请指出材料一图中所示的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并写出图中字母对应的地点或河段的名称。
(2)材料二中提到的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隋朝的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没有内在关系,并简析其原因。
2023-08-25更新 | 6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三   唐朝三省六部简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为君之道?他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问题?
(3)结合材料三中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内部关系,分析其主要作用。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收到了什么成效。
2020-07-29更新 | 6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宗虚心征求群臣和顾问的坦率批评,并诚心诚意地利用他们的批评改善政务。他即位不久,就使谏官参加门下和中书两省大臣们的国事讨论,以便有失误时可及时纠正。他即位初年所自觉遵奉的另一个儒家美德就是节俭。他严格地削减了大型公共工程,以减轻民众的劳役负担和赋税。

——摘编自《剑桥隋唐史》

材料二   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仅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毛泽东

材料三   即位之初,唐玄宗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华物品。同时唐玄宗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使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治世局面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统治期间出现的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高度评价武则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玄宗统治前期的改革措施。综合上述材料,从唐朝前期兴盛的史实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023-03-30更新 | 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