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土地改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53 题号:15242873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

【一穷二白】

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根据材料分析,改变现状的途径是什么?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方针?

【神奇逆转】

材料二:

年份项目
1952年总产量1.64亿吨130.4亿吨135亿吨0.65亿吨
比1949年增长36%193%754%105%
1957年总产量1.95亿吨164亿吨535亿吨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19%26%296%100%
(2)依据材料二分析1952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49年增长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重大挫折】

材料三:如下图。


                       图一   1958年《人民日报》

             图二 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说明理由。并分析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1957年1960年下降(%)
粮食(亿公斤)1950.5143526.4
棉花(万担)3280212635.2
油料(万担)75423405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14590822743.6

材料三: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1,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一图2反映了党中央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开展这一运动的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巨大变化得益于农村改革实行了什么制度?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2017-05-03更新 | 9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教育兴,则国兴。千年华夏文明的兴衰与教育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光耀千古的先贤】

材料一:如图



(1)材料一中的图一所示人物既是一位伟大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请你写出一条他的教育主张或教育思想?
【传唱百年的校歌】

材料二:愿吾师生全体,明白旗中意,既醒勿睡,既明勿味,精神常提起。实心实力求实学,实心实力务实业,光辉吾国徽,便是光辉吾校旗。

——南洋公学校歌(1909年)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黄埔军校校歌(1926年)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两所学校的办学宗旨有何共同之处?说说产生这一共同点的历史背景。
【与时俱进的经典】

材料三:天地间,人最灵。创造者,工农兵。入共党,组红军。打士豪,除劣绅。废军阀,莫容情。阶级敌,一扫清。

人之初,性忠坚。爱国家,出自然。国不保,家不安。卫祖国,务当先。…七月七,卢沟桥。日本鬼,开了炮。姚子青,守宝山。一营兵,只余三。…此数将,军人魂,青史上,美名存。


(3)材料三中的“日本鬼,开了炮”指的是近代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三字经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经典,不同时代的中国人民创作了不同版本的,“三字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两则“三字经”共同的历史作用。
【各具特色的口号】

材料四:二十世纪以来民间流行的教育口号

时期

事件

教育口号

20世纪初期

A

打倒孔家店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土地改革

翻身要翻心,识字换脑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B

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停课闹革命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改革开放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21世纪以来

多考一分,干掉千人

(4)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A、B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5)仿照下面的示例,请你在表中另选条口号,并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评析其影响。
示例:“打倒孔家店”:“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新思想的传播开了方便之门,但对传统文化带有片面看法。
2022-06-18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3】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挽民族危机,担救国使命】

材料一   在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军52.7万人,缴获各种枪支69.4万余支,各种炮1800余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获得完全胜利的首要条件。广大共产党员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在一切艰难困苦面前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精神,为人民利益贡献出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有力地提高了全民族抗战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为民族精神的振奋和民族素质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

【促国家发展,履兴国责任】

材料二

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

1952年的《姚湾乡颁发土地证的工作报告》记载:“十里铺农民领证时主动向毛主席像鞠躬,贫农方桂文说:‘大红契到手,土地到家,真翻了身’。”

1956130日,李墨林以农民代表的身份列席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第二次全体会议,并代表全国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农民,向毛主席报喜,把印有金色双喜字的报喜信,双手奉献上去说:“我们代表全国五亿农民向您报喜。”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哪些贡献?
(2)材料二中“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先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肩负使命,不断追求强国梦。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以“走改革之路,建强国大业”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富有文采。

2023-09-23更新 | 5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