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五四运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 题号:11059331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同学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运动的先锋是什么人?

材料二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罗斯福曾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刘金质《冷战史》


(3)结合所学知识,“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材料,当今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四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依据材料,中国秉持的全球治理观是什么?举两例说明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努力。
19-20九年级下·新疆·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求得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披荆斩棘,开拓创新, 取得了辉煌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同时满足了国人向西方学习的需要和对帝国主义的批判。在五四运动中 受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工人阶级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同时五四运动也培养了 很多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骨干。

——摘自孙军玲《浅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必然》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 的联系。

材料二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

——邓小平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项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巩固新中国政权的史实。

材料三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 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 当家做主的权利。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的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三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 政治前提是什么?

材料四 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在 14 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 8 年全面抗战的 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是直接参战 还是后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人们,都是抗战英雄,都是民族英雄。

——习近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讲话

(4)材料四中的 “8 年全面抗战”的起点是什么?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万众一心、抵御外侮,试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一战例说明。

材料五 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30 周年。海南省可谓 “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改革开放以来,海南从一个较为封闭落后的边陲 岛屿,发展成为中国最开放、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开幕式的讲话

(5)根据材料五,指出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于哪一年?实行“改革开放”是党在 那一次会议做出的伟大决策?

材料六

(6)根据材料六,指出改革开放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国在改革开放四 十年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2019-06-19更新 | 1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从1840年开始,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走上了充满坎坷的抗争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无理拒绝。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材料二:1945年9月,毛泽东为重庆《新华日报》题词:“庆祝抗战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1)近代中国主权的丧失开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2)根据材料一判断,哪一事件的发生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3)抗日战争开始于哪一年?结合抗战胜利的意义,说明材料二中“中华民族解放”的含义?
2022-01-14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5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5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同学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材料三   五四运动期间,天津学生联合会贴出一副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

材料四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材料三中的“国敌”指什么?
(4)你从材料中理解到了怎样的五四精神?
(5)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内在联系。
2022-09-30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